與焦慮共處 不再恐慌

2022-09-08

 

  居松從小衣食無缺,在良好家庭環境的栽培下,他的求學路一直很順遂,一路唸到研究所畢業又如願考上高普考,順利成為一位公務人員。但就在工作十年後,某一天在主管會議上,居松正準備起來報告時,突然間心臟怦怦直跳,而且跳得非常快,讓他一度感到無法呼吸,連隔壁的同事也發現他的異常。之後他到大醫院就診,醫生告訴他:「那些症狀是恐慌發作,你得了社交焦慮症!」
  
  自此居松常常感到擔憂、恐懼、驚慌,但他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確診後的4年時間裡,他試著躲避各種的社交場合,真躲不過,就只好靠藥物勉強應付;然而,這只能治標,卻無法治本,他的生活被嚴重地干擾了,工作、家庭、朋友等人際關係也受到波及,掉入無法掌控的泥淖中;更甚者,開車行駛在高架道路上或隧道裡,他內心都發顫到無法掌握手中的方向盤。居松形容那種靠近死亡的感覺,就好比身上綁著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會被引爆。
  
  正當居松徬徨無助之時,一位經常面帶微笑的朋友推薦他到太極門去練功。還記得練功的第一天,現場充滿感動的氛圍讓他鼓足勇氣,舉起手,上台分享他的恐慌經驗──這是他多年來,首度勇敢克服那莫名恐慌的突襲。之後,透過一吸一吐的腹式呼吸,心可以靜下來,不再那麼驚慌失措。他原本是個血氣方剛且「有淚不輕彈」的男兒,但是,在太極門裡,他開始能夠跟隨著師兄姊的喜怒哀樂,大笑甚至流眼淚。他發現自己變了——變得比以前快樂、比以前更懂得愛自己!居松回想過去的成長背景,在潛意識裡自恃高人一等的價值觀,使得自己在家庭、工作以及待人接物上,總是無法放鬆和溫和地去應對。以前,他是全家族公認「尚青面」——脾氣最暴躁,生氣起來一發不可收拾,人見人怕。如今,雖然偶爾還是會發脾氣,但他已懂得緩衝與自省,能夠讓衝突降到最低。以前出門前從不照鏡子的他,現在會主動去照鏡子,看看鏡子裡面這個人跟自己想的是不是一樣;他開始會跟自己的心對話,更深層地去檢討自己的行為和想法。
  
  職場上的居松,現在也大不相同了。同事們看到他都會主動靠過來,跟他聊兩句、打聲招呼;不僅如此,他已經可以站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自在分享;他甚至還率領上百人的長青志工團,參加全國性的環保知識趣味競賽,獲得全國優異的成績及最終的精神總錦標。這些,對以前的他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十年來,每日反省自己與修改脾氣,感受師父對弟子的愛與關心,感受師兄姊身上的正面能量,居松學會勇於面對自己,發自內心的真誠與樂於分享的好功夫,不再是那個每逢社交場合必恐慌發作的可憐人了。
  
  居松讀書求職的過程看似非常順遂,在優異的表現下,實則累積不少壓力,於是焦慮、恐慌等症狀莫名打亂他的生活。恐慌有時候來得又急又快,完全沒有任何徵兆,根本難以預防,於是有些人因為害怕在某些場合突然發作,而害怕搭乘公眾交通工具,也不敢開車、搭電梯等,許多人長期依賴藥物,但有些人即使靠藥物仍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品質。
  
  焦慮與恐慌多是因長期壓力無法放鬆或作息不正常而促發,而氣功的腹式呼吸,讓居松練習深層呼吸,就像做了鬆弛訓練一樣;再加上處於自然歡樂的環境下,不用擔心被評論比較、不用害怕出糗、更不需要維持自恃甚高的緊張姿態,他可以安心表達真實情感。當他放鬆之後、漸漸能面對自己、跟自己內心對話,最後接受自己、改變自己,也找到與恐慌和平共存的好方法。
  
  憂鬱症、焦慮症和恐慌症同為現代人的文明病,在現代強調競爭的環境下,人會不自覺地擔心比輸、被評論、被恥笑,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反而容易失去自我。我們可以試著把注意力放回來自己身上,好好認識自己、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為有意義的人生而活,別為了得到他人讚賞和肯定而努力。預防這些文明病,務必要時時觀照自己的心,別落入與他人比較或評論他人的陷阱裡,因為不小心養成批評他人的習慣,也會擔心自己被批評,形成令人不安的惡性循環。相反的,能夠接納、讚美、喜愛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也較容易做到欣賞和肯定別人,如此正向循環就會讓周遭的氣氛再回饋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