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和媽媽的距離

停止暫停 播放有聲書
佳瑤 2020-02-13

 
佳瑤(右)靜心反省,改變自己,也改變了曾經對立的母女關係。
  從「什麼都不跟她說」到「沒有什麼不敢跟她說」,我跟媽媽的距離終於變近了。

  我小時候很乖,媽媽說什麼就是什麼,到了青春期,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不再是個聽話的小孩,或許是擔心我會走偏吧,這時媽媽對我的管教更趨嚴格,只是她不了解我在想什麼,而我也不想解釋,久而久之,跟媽媽的距離越來越遠。18歲的我一心嚮往飛出「愛的牢籠」,於是有一天,逃離了那個讓我覺得沒有自由的家,開始在外面打工過日子。本以為得到我想要的自由,可是心裡總是掛念著家人,還會偷偷摸摸的跑到家附近偷看。兩年後,當我鼓起勇氣回家,原本以為會迎來一頓責罵,沒想到媽媽只是淡淡的跟我閒話家常,還煮了我特別愛吃的菜!原來這期間媽媽也在反省、改變自己,她在太極門學到傾聽跟放下的功夫,變得越來越尊重我們,會聽我們講話、配合我們,不再是個直升機媽媽。從那時起,我開始跟媽媽分享我的生活點滴、交友情況、開心與不開心的事,講講我的想法,聽聽她的看法。

  有一次因為某些瑣事,我對著男友不停叨念,念著念著,我突然發現,自己就像媽媽以前的翻版,心中頓時大驚。我告訴自己,絕對不要要求別人都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不要這樣碎念愛管,管好自己就好,不要複製我不喜歡的那個樣子。因為在太極門學到認識自己、反省修改的功夫,透過自我提醒修正,我終於慢慢擺脫這個壞習性。

  兩年前,媽媽突然病倒,在醫院照顧媽媽期間,我對她的飲食起居及復健的要求非常嚴格,兩人的關係一度陷入僵局,只是角色互換了。後來看到和媽媽年紀相仿的看護阿姨既不會過於勉強媽媽復健,還能跟媽媽有說有笑,我才發現自己「關心則亂」,才會讓兩人的關係如此緊繃。想到師父提點的「靜能生智慧」,我把心靜下來,想想跟媽媽的互動,如果口氣、態度讓人聽了不舒服,就算講得再有理也未必能讓人接受,於是我開始修改說話的態度跟口氣,如果這一次效果不好,就先記在腦袋裡,等有時間讓心安靜下來時,再用心思考,要換成什麼樣的溝通方式才能讓媽媽接受。

  我觀察到看護或外人幫媽媽做任何事時,媽媽都會輕聲說謝謝,但家人幫忙時就不會,於是我半開玩笑的跟媽媽說,要我們幫忙時,可不可以不要有差別待遇啊?提醒兩三次後,媽媽真的開始改變了!後來媽媽跟我說,「感恩」是她這次生病後最深的感受,這兩年來講的「謝謝」比之前50年還多!

  媽媽出院後練功更勤快,甚至還會提醒我們要練功,且每週一定到太極門道館和師兄姊一起練功談心,有師兄姊的關懷鼓勵,她的心情有很大的轉變,病情大有進步,復原的成果連復健師都感到驚訝。而我們母女間的距離,也在各自反省修改中,越拉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