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宅一起的美好點滴

2022-08-15

 

  由於COVID-19本土疫情急速升溫,台灣因而進入三級防疫警戒,從教育部宣布全國停課不停學那天起,很多家庭就開始面臨不一樣的生活,學生要在家視訊上課。家長有的必須請防疫照顧假;有些公司也開始實施居家辦公或分流上班,本來一整天相處不多的家人,突然天天都要長時間關在家裡,尤其安親班也停業,孩子們的課業成了家長的重任,很多家長在社群網站紛紛發出求救的痛苦心聲。
  
  佩穎的兩個孩子分別就讀國、高中,是不用家長在家照顧的年紀,停課一段時間後,她也開始居家辦公,原以為孩子們都很自律,看老師每日傳的點名訊息都有到,她還挺放心的。結果事實是:他們都睡得很晚,很聰明地起床報到後關掉螢幕就繼續睡大覺,不然就是玩電動。而她也因為看到孩子這樣的狀態,有點打亂居家辦公的情緒。
  
  有一天,她想到師父有提醒,可以每天安靜五分鐘想一下:今天要做什麼?明天要做什麼?於是她就去做做看,把想到的寫下來,發現自己開始可以一一完成要做的事,也能事先準備隔天要做的事;井然有序的感覺,讓她心情無比的平靜與坦然!她還安排時間在某天晚上與孩子懇談,說說彼此對這次疫情的感受,以及若爸媽有人確診了,孩子也會被隔離等話題,還有做父母的最大心願就是照顧好孩子的健康。她跟孩子說:「適當的線上遊戲可以,但也要做好早點休息的安排,這樣也是對線上好隊友的真友誼;早上該上課就要上,大家都在適應中,媽媽相信大家都可以把自己該做的事安排好,但若遇到困難還是很歡迎跟媽媽說,媽媽會很樂意協助的。」
  
  青春期的孩子當然不會像可愛的幼童會一一回應媽媽,她兒子就只是靜靜聽著。當她不小心說到哽咽時,看到孩子微微的眼紅,與忍住不掉下來的淚水。最後她跟孩子說:「其實媽媽想了很久,到底要不要跟你們說,因為你們這個年紀很容易自己多想而誤會媽媽的意思,但若看你們這樣繼續日夜顛倒下去而沒說,那就是媽媽的錯。媽媽也不可能永遠都在身邊保護、照顧你們,我們都要學習為自己負責。」講完後,她說了聲謝謝,就跟孩子道晚安!隔天孩子起得比她還早,坐在客廳吃著爸爸提早買回來的早餐,然後就坐在書桌前了。午餐就由佩穎為家人服務,讓大家都能好好享用,非常時期就簡單吃,擺盤好看、清爽,吃起來特別開心,而她也能在愉快又不擔心的心情下完成居家辦公的進度。
  
  全員宅在家雖不是大家的選擇,但全家人可以一起決定用什麼樣的心態與行動宅在一起。
  
  有個孩子拜託媽媽:「媽媽,可不可以不要一直擔心我,你們只要給我祝福就好了!」父母擔心,就傳遞著「我怕你不會、不懂、做不好」等隱藏訊息,孩子接收到的是:「你就是不相信我能做好」等不被信任感。
  
  當父母發現孩子用投機、懶散的態度去面對視訊教學,難免會擔心,因此影響自己在家辦公的情緒,加上工作未完成的壓力,就讓人更為煩躁。為了解決煩躁,最快的方法就是制止小孩的「不當行為」,結果就開戰了。
  
  父母以為小孩不知道自己在耍廢嗎?其實是知道的,只是耍廢很誘人,這不就是人性?!媽媽讓孩子耍廢一陣子才開口提醒,讓孩子有機會學習自省;懂得自省的孩子,在媽媽真誠的關心下,當然會被感動並修正行為。
  
  面對擔心、焦慮等情緒,有時也是父母自己的課題,而不全然源於孩子。家長能心靜、自省、釐清焦慮源,其實就已經成功大半,這樣也才能將這份擔心,轉為正向的關心與祝福,給孩子成長的正向力量,也給孩子最好的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