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得慈母歡喜心
顏秀珍 2012-04-04
我21歲就嫁為人妻了,因為早婚,一直以來都沒能為生養我的父母好好盡孝,因此當母親生病時,身為家庭主婦的我認為這是報答母親以及盡為人子女本分的最好機會。我的師父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時時提醒我「孝順不能等」,所以我就跟弟妹說你們去上班,我來負責照料媽媽;同時思索著要讓弟妹們參與盡孝,所以醫藥費的部分平均分擔,大家都沒有推託。
我開車接送母親往返林口長庚醫院,準備進一步的治療;聽老一輩人說打那種針會很痛、很不舒服,因此,對於打針,母親心裡害怕極了。但是身為子女的我,只是想著打針可治母親的病痛,卻完成忽略了母親害怕的心。那天結束療程載媽媽回弟弟家時,看見媽媽茫然的眼神,我才發現自己錯了,不應該強迫媽媽打針。
兩天後我再開車載媽媽去醫院,我向媽媽說:「媽,我錯了,對不起!沒有考慮到您害怕的心情。」但是為了鼓勵媽媽接受治療,我用比較開玩笑的口吻說:「媽媽!您外孫都抱過了,兩個弟弟都還沒有結婚,您未來還有內孫可以抱啊!」媽媽聽了就笑笑的回答:「好!那我就要趕緊去做治療。」師父常教導我們凡事要往好處想,當我轉個念、換個心情,學會用「愛」跟媽媽溝通,並用一個積極正向的方式面對問題,換得的是媽媽歡喜的心。
半年多來一星期打一針的治療方式,雖然消滅不好的細胞,卻也一併消除了好的細胞,因此媽媽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也會常常昏倒,所以需要再打補血針來補充體力;這時,媽媽又再度萌生不想打針的念頭。在一次的回診中看到同樣需要打針的病患,從她跟其他病患親人的對談中得知,儘管她頭髮都掉光了,但是為了活下來的希望,她一星期需要打三針。所以,我就抱著母親說,我們一定要做完療程才會有希望,我一定會陪在您身邊,媽媽聽了以後,勇敢的接受治療。
一年多的療程結束後,只剩下追蹤,那時大弟也結婚了,我就把後續陪伴媽媽回醫院追蹤的任務交給他們,兩個弟弟也欣然接受。師父的一句「孝順不能等!」不僅讓我深刻體會到不僅對父母的愛不能等,也要懂得說出來、做出來,也影響到家中的兄弟姊妹,不會因母親生病而用任何藉口推託,歡喜的接受每一段生命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