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阿塱壹
呂秋萍 2012-04-30
阿塱壹,排灣族語「男人走的路」。沿路盡是天崖、海角、海岸林相、湛藍無際海水。攤在眼前的挑戰是,整路一不小心就會站不穩的礫石海灘,幾近80度要靠繩索才能攀上的陡坡,以及「走浪跳石」,算準海浪退去的幾秒內,拉著繩索,迅速跳石前進的岩壁。
進入礫石灘前,導覽要求大家把鞋帶重新綁得緊緊的,讓腳可以完全固定貼緊鞋底,因為踩在一塊一塊圓石上,若一個踩不穩,就可能造成腳踝扭傷。並建議大家吃ㄧ根香蕉,補充血液的鉀離子,預防大量汗水造成電解質失衡,造成抽筋。
才出發,我的球鞋鞋底竟然脫落了,變成名副其實的「平底鞋」。同行的家人開玩笑說,妳如果半途放棄,就有理由了。
長久下來,身心對炎熱高溫的調節力自然變好了,可以心不煩、氣不躁,偶爾吹過微風,即便是熱風,我也會由心感到幸福愜意。當住南部的同行伙伴,在反應高溫不適時,我忍不住竊喜自己練功後的改變。
走完第一段礫石灘,到達觀音鼻,馬上要拉繩索,手腳並用爬上約80度、15層樓高度的陡坡。我自告奮勇第一個跟在導覽後面。心想:他上一步我就要上一步,不給自己猶豫的時間,而且不能耽誤,否則就會影響後面魚貫而上的隊友。
上了第一段平台,果然非常喘,喘過之後,部分隊友仍在陡坡奮鬥,利用等待時間我用相機捕捉混然天成的美景,觀看不時冒出海面的綠蠵龜。稍作休息,已有年輕隊友因無法負荷,決定留在原地等候大家。
在開始下坡,攀過整個觀音鼻,下到另一邊的礫石灘,有位年紀比我輕的隊友覺得無法下坡後又要上坡,所以決定留在這裡等候。此時,我穿著幾乎沒有抓地力的「平底鞋」,那是一大考驗,但藉著繩索的輔助,我順利再下到礫石灘,完成海邊最後一段路程。
回到出口,已經是下午4點多,我們馬不停蹄的趕回新竹,回程我用太極門的功法在車上休息大約50分鐘,然後一路精神飽滿的回到新竹。梳洗完畢,我維持早晚練功習慣,藉由功法放鬆筋骨,近12點就寢,迎接隔天的教學工作。
一覺醒來,居然沒有任何痠痛的感覺,跟平時一樣精力充沛的上班,下了班還上台北赴約,完成預定的事。
平時我從無刻意訓練自己的體能,也沒有運動的習慣,這一趟下來,24小時內,睡3個小時,從氣溫12、3度的新竹到30度的屏東,南北奔波將近800公里,用7個小時的時間健行。我發現原來平時維持的練功習慣,一吸一吐,柔軟緩和太極門功法中,已爲自己固本培元,為生活中隨時可能發生的挑戰做好萬全準備。
隨著年齡增長,越常聽到「如果我再年輕10歲,我就….」、「我很想….,但是真的心有餘力不足」、「早知道,我當初就…」。夢想不應該隨著年紀而終結,而是應該隨著智慧增長,更能實現。不要讓疏於照顧的身體,拖累夢想的起飛,太極門傳承的人生智慧和功法,讓我有心也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