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兒子的一封信
陳玉侑 2012-05-08
當心靜下來後才有同理心,不禁想起小時候求學的一個陰影。還記得小學一年級時,每天只有上半天課。有一天下午,奶奶要我陪她去親戚家作客,結果當晚趕不回來,隔天早上回來時,卻因吃壞肚子而沒去上學。可是當時在學校擔任敎師的父親,發現我沒去上學,便怒氣沖沖地回家把我抓去學校,結果那天在學校痛苦不堪。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當時的情景。
因為良妻已跟兒子溝通過,所以我想如此氣氛下,再把他找來說教一番,必定只會反效果。於是決定先好好將良妻辛苦準備的晚餐用完,晚一點才給他寫封信。
兒子:
本想把你叫起來訓斥一頓的,但沒那樣做,因為不願你重蹈我的成長過程。在你這種年紀時,我也曾寫信給父親,試圖訴說一些心裡的話,所以我大概能了解你的「少年煩惱」。當年用寫信的方式跟自己的父親溝通,現在角色互換,為了不讓你感到不自在,仍用此法。遺傳的特質,讓我們不善於處理父子之間的親情,真不知是否為宿命使然,還是我努力不夠?
你現在最大的煩惱,應該是課業吧。相較於姊姊、堂哥、堂姊,你一定心理很不平,成績為什麼沒有他們好?我也相當困惑,同樣的成長環境,怎會差那麼多?直到最近我不得不承認,要把書念得像他們一樣好,對你而言,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要你承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壓力,其實是不公平的。
你的曾祖父是個佃農,在無田產又無一技之能的情況下,你阿公把讀書當作唯一翻身的機會。事實也證明他是對的,我們兄妹四人在他的刻意栽培下,後來確實榮耀了他從小抑鬱的心靈,同時也讓我們脫離了貧困。因此,阿公想在你們身上複製成功的經驗,是可以理解的。他們那個時代的人,善良又固執,你不可以因他老人家的嘮叨而心生疙瘩。
應該是補償心理的作用,從小我讓你們衣食無缺,甚至有點過分滿足了你們的物慾,雖然我們這代的父母幾乎如此,但小時候的陰影讓我總怕你們比別人寒酸。
永遠記得我的第一條牛仔褲,是高中時你伯父挪省吃儉用的生活費在夜市買的,因為同學都說,牛仔褲配藍色的建中夾克最帥!我一向比你伯父愛慕虛榮,你伯父比我早穿兩年的夾克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在那之前,我們不論上學或外出都一樣穿卡其褲,那條得來不易的褲子,一直到後來實在穿不下才放棄。而你現在不懂得珍惜物品的態度,我該負很大的責任。
不知是忙於事業還是太自負,輕忽了你的課業,導致你現在的困境,基礎沒打好,一堆新的課程接踵而來,你只好選擇逃避,卻又忐忑不安,常常看到你在書桌前不知所措,或索性沉溺於網路的虛幻世界。看到你這樣,做父親的我真的很難過。
我知道好好念書對你將來的人生會有一定的幫助,可是我並不會逼你非走這條路不可。我不希望你將來有「人生被安排」的怨懟,卻又不忍看你在人生道路上徘徊,因此告訴你一些我當年的經驗。
跟你現在同樣年紀時,我受不了自己太難看的字跡,決定把它練好,於是去舊書攤買了幾本國小的國語課本來臨摩,描完一本後果然有所進步,就這樣用笨方法把我的字跡完全改變。
很慶幸當時肯下功夫,那對日後的我受益相當大。還有當時很羨慕同學能自彈自唱,剛好有機會向室友學習,借了把吉他,到書局翻教本苦練,儘管把指法熟練、樂理搞懂,不過我還是無法像他們可以把一首歌的旋律彈出來,因為我沒有那樣的音感,這說明了有些事非人力可為。可是無論如何,我嘗試過,也盡了最大的努力,所以沒有學好吉他始終沒有遺憾。告訴你這些是要你知道,凡事盡力後,才不會遺憾。因此,你書念不好,是真的盡力了嗎?
會不會太沉重,你才十五、六歲的高中生,好像一下子就要長大一般,可能是我這幾年老得太快,老到恨不得你就此長大。正如你所知,自從你伯父過世後,把這個家顧好是我首要之務。還好冥冥中你伯父有保佑,已六年了,依然維持著一大家子的原貌。你們都將長大,我不會要求你們要像我們兄弟這樣的模式來持家,畢竟上一代的榮辱,我們已經概括承受。所以你無須有光耀門楣的壓力;更無需以學歷、成就來加持我的冠冕。我只希望你對自己負責,該做的事或想做的事是否盡力了?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雖然是老八股,卻不斷地在現實社會上演著,該說的差不多這樣了。我不冀望你的人生飛黃騰達,只希望你到我這個年紀時可以無怨無悔。
老爸
放下筆後,頓時覺得心中那顆石頭也放下了。釋放了心中的罣礙與壓力,同時有股淡淡的喜悅從心底浮上,在太極門練功果然讓我成長,使我不再重蹈覆轍。記得還沒入門練功前,念小學的兒子貪玩,臨睡前才把功課草草了事,我下班後檢查發現,氣得把他從床上抓下來,要他重寫完才能睡。那時正值冬天,看他睡眼惺忪地邊擦眼淚邊寫作業,心裡也是一陣不忍與後悔,可是又放不下身段,只好讓凍結的氣氛隨時間慢慢化開。
練功後親子溝通變好了,而我的怒氣也少了,兒子在看完我留給他的信後,隔天主動找我談,並說明曠課的原委。無論如何,他能把心中的想法告訴我,相信他會找到更好的方法面對自己的課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