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間的冰山融化了
美國洛杉磯 王盈臻 2012-05-13
上高中時,我來到美國,媽媽居然選擇留職停薪,隨後也一起到美國來照顧我和妹妹兩年。那段與媽媽相處的日子裡,才發現媽媽其實也挺關心我,譬如說媽媽會關心我在學校適應的情況,也會問學校、朋友的事。但是,多年來爸爸媽媽觀念漸行漸遠,在媽媽的心裡像是埋下了一顆不定時炸彈,那時候,媽媽的情緒變得反覆無常,有的時候明明好好的,突然可能為一件小事她就突然生氣了,脾氣令人難以捉摸,有時強勢有時又情緒化,讓我對她敬而遠之,深怕一不小心就激怒了她,自己也會跟著暴怒起來。在我心目中那個溫柔的媽媽似乎已經不復從前了,漸漸的,我與媽媽的距離也就越來越遠了。
其實我是一個很愛與人談天分享的人,也很愛幫助別人,但是這些不愉快的家庭經驗,我把自己的心門關起來,好幾年來,覺得自己好像憂鬱又封閉。我其實也不想這樣,卻不知從何打開,更不知從何說起?可是我怎麼踏進太極門,就那麼輕易地跟第一次見面的師兄姊聊起了我內心深處的痛,他們怎麼會那麼認真地聽我說話!不知不覺我也好像也鬆了一口氣。我不知道為什麼太極門的師兄姊們那麼容易就開開心心。第二次,我到太極門道館還帶了自製的蛋糕,他們不論年齡大小,都說很好吃,而且吃光光,還讚嘆我很厲害,我感覺這裡的人都很善良。
我才剛來太極門練功一個多月,我也學習敞開自己的心與人分享,還從師兄姊相互分享當中,我學到了運用不同的心境來去面對事情,並適時檢視自己。我發現自己原本臉上很多痘痘,現在只剩一顆;原本暗沉的的皮膚居然粉嫩起來了,我想氣通血通是真的,我想也是因為我的心通了。我發現到一個盲點,原來自己與媽媽心結,來自於那顆倔強的心,總是跟自己過不去。就像以前念書的時候,我會一直想證明自己可以獨力去解決問題,有問題從來都不問同學或老師,結果問題越來越大,最後只好硬著頭皮去問;當然問題搞大了再去解決,下場就會被念,然後自己又更不高興,其實這樣的戲碼一再上演。記得小學的時候,曾經因為數學不懂,自己就想辦法解題,以為自己做題的方法是對的,等到媽媽回來檢查的時候,錯了一大堆,媽媽就罵我亂做。當時我覺得又氣又委屈,她都不知道我做題做得很辛苦,只顧看到我的錯,我一邊被揍一邊哭,隔天帶著紅腫的雙眼與臉頰去上課。現在想想,早點問不就好了嗎?自從我打開對媽媽的心結,這時才領悟到什麼才是『面對自己』,我想也應該要面對自己那顆容易跟媽媽ㄍ一ㄥ起來的心。
我知道改變不是一蹴可幾的,我要不斷的提醒自己,儘管一次一小步的累積,至少比停留在原地踏步還來的好。 於是我開始跟媽媽寫Email。一開始從電子郵件往返,到現在打電話一次可以講一個多小時。我發現,其實媽媽雖然囉唆一點,但是想想有個人總是關心我,會時常打電話問我過得好不好,叫我記得保養皮膚、記得吃飯等等的, 心裡就很溫暖。因為,至少有人在乎我……。曾幾何時,漸漸的揮別那個跟自己過不去的我。
現在跟媽媽已不再是相敬如 『冰』了,也了解到媽媽不是不愛我,只是她愛我的方式不同,而我也沒有靜下心來好好感受。雖然前面十幾年,我自覺似乎從未感受到媽媽的愛,但我知道接下來往後的幾十年,我對媽媽的愛只會越來越多。
媽媽!祝您母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