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過言語的力量
王雅萱 2012-06-03
2011年初,協助處理與客家文化相關的案子,極需在短時間內拜訪十處古蹟並撰寫相關介紹。有一次前往新竹縣客家庄,當地民風純樸且居民世代都是客家人,當一行人機器已架設完畢正要拍攝時,當初答應可以拍攝的阿伯卻突然阻止,並希望我們趕快離開;頓時一陣錯愕,身為此行負責窗口的我,向阿伯表達我們拍攝古厝原因,因為不會講客家話,言談間隔閡越來越大,由於阿伯的防禦心,拍攝一事最後只好不了了之。這時我才發現當初聯繫的這位阿伯並非屋主,他認為自己無法作主,因此要我們離開。後來瞭解真實狀況,心裡不但感到挫敗而且也平白浪費好幾個工作天,拖延了案子進度。
平日在太極門練氣養生,讓我擁有健康的身心與充足的體力去面對生活與工作;雖然一開始對事情演變成如此也感到有點沮喪,但事後想起師父平常引導我們要客氣好言結善緣,對人對事都需心平氣和,抱持感恩與關懷的心,沮喪、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仔細想想,阿伯保護家園、尊重家人的心是很自然的事。因此,我寫了一封道歉信函,誠心的向八十幾歲的屋主老先生表達歉意,並清楚說明工作緣由,希望他可以諒解,也致電給請我們離開的阿伯,向他道歉。
當我們再次拜訪時就順利許多,也完成了任務。過了幾個月,突然有一天接到屋主老先生焦急的電話,因為擔心老屋旁的山丘坍塌便做了防護措施,沒想到家中晚輩不諒解進而與他起爭執;他希望我們可以協助幫忙並想辦法。
雖然身為學術單位,但這件個案不是單位能力所能調解的問題,在電話裡只好安慰老先生,肯定他保護古厝的心意,而老先生對我的信任也讓我十分感激,雖然對談中有語言隔閡,但是以一顆真誠感恩的心來關心他,表達內心的善意,力量卻勝於言語的溝通。
感謝師父平時的諄諄教誨,讓我有凡事往好處想的能力,來隨時應變面對,並且以同理心與感恩心來關懷他人,有這樣法寶,相信未來我的人生旅途必定更順利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