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淡定藝術與正義之間 資深會計師樂在工作
2012-06-04
造成前後差距的關鍵,就在於轉換心境。陳德銘說,研究所時讀到一句「會計是一門藝術」,讓他開始體會到會計的奧妙;出社會後,原本僅把會計當作謀生工具,業餘時間再來從事自己感興趣的書畫、攝影等,但到了太極門練功後,聽到師父洪道子博士勉勵的話:「要把工作當作遊戲」,才更讓他體會到要用不同的心境面對工作。
會計工作相當忙碌,常需要熬夜。加上陳德銘是自行創業,因此必須肩攬龐大的業務,往往加班到凌晨二、三點,經年累月下來,身體出了許多狀況。十九年前,他為了改善身體,進入了太極門練氣功。
「練氣功對於會計這一行,幫助很大!」陳德銘說,他原本有痛風、容易虛脫的毛病,在練功三、四個月後,痛風竟完全痊癒,不必再吃藥。原本青菜水果之外的食物都不能吃,但十幾年來,保持天天早晚練功,他在飲食上不必有太多禁忌了。
以往每到了忙季,陳德銘因為常熬夜,不只腦袋渾沌,脾氣也會變差,即使提醒自己做報表時不能出錯,卻總難免出現小錯誤,「但身體變好後,不只熬夜不會累,還能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出錯,這些問題都改善了!」
以前的陳德銘,常因故對員工或客戶發脾氣,說話不自覺地就大聲起來。同樣的工作教了員工十次,對方卻總記不住;會計業競爭激烈,客戶有時會被對手搶走……種種的事情,總是會讓他「不爽」很久。但是師父告訴他:「要感謝身邊的人」,他於是領悟到,客戶是他的衣食父母,面對他們應該要心懷感恩,若客戶要離開,就當作是因緣;不必強求;員工則是公司的支柱,教導他們也是應該的。
「所以我現在『淡定』多了!」陳德銘說,懂得放下之後,就不會再為許多事情耿耿於懷。
近年來,儘管陳德銘時常感慨,年輕一輩的員工越來越不好教,但想到師父對待弟子,總是不厭其煩,「弟子也不好教,師父仍然耐心的一一教導我們。」於是他也學會以同樣的態度去面對員工,「畢竟人能在一起,就是緣份。」
陳德銘在太極門,更學到了明辨是非的觀念。會計師平時常與國稅局接觸,發現有稅務人員為了衝業績、力求課到最高數目的稅額,往往不合理的要求客戶補稅,讓他感嘆:「台灣的國稅局,真的很缺乏租稅人權的觀念,這是教育的失敗。」過去為了避免與國稅局正面衝突,他只能消極的做到讓客戶不受到太大傷害,而與國稅局妥協;然而後來,他從師父身上學到:「對的事情,就必須堅持去做。即使被國稅局錯徵了200元的稅,那怕要花了200萬元打官司,也要據理力爭。」
因此在遇到稅務人員偏頗且違法課稅的狀況時,陳德銘不再妥協,而是義正詞嚴的告訴對方:「一定會走法律途徑。」終於幫客戶爭取到該有的權益。他也告訴稅務人員:「違法課稅,不但對不起自己的良心,未來又該怎麼對子孫交代?」
在太極門多年,陳德銘最大的收穫,就是學到了心情放鬆,以及「自然」的功夫。雖然年齡增長
,他卻感覺精神一年比一年好,工作也更有效率,今年的進度,甚至比去年還要提前了十個工作天。他說:「心不累,身體就不會累。」學著不要把石頭壓在心上,心就不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