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我把愛撐大了!

崔慧君    2012-06-17
 

崔慧君願意接受自己的錯誤,改變自己,進而改善自己與小兒子的關係,並找回彼此間的那份愛,她感受到自己把愛撐大了,可以同時愛兩個孩子,真正的成為兩個孩的媽媽。
  我的大兒子有自閉特質,只專注在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上,對社會情境理解能力不好,常常用生氣來表達情緒,不容易和人溝通,所以我必須要付出許多時間和精力陪伴他。而小他兩歲的弟弟則是一般正常的孩子,他可以清楚的表達,我也容易理解他,因此很多時候讓我覺得可以放心讓小兒子自我管理。直到小兒子五年級時, 第一次哭著對我說:「你都只管哥哥,不管我。」我理所當然的用媽媽的權威大聲回應他:「哥哥比較需要幫忙,很多事你可以自己做。」沒想到,他哭得更大聲,而我也吼得聲嘶力竭,結果雙方沒有交集,只落得兩敗俱傷。

  我感覺小兒子越來越有主見,越來越不聽從我的話,相處起來非常辛苦。第二次他反應更強烈,哭得喘不過氣說:「我也需要媽媽啊!我也有困難需要幫忙啊!我不是所有的事都會做啊!」但是,這次我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那一天我如往常到太極門練功,在公車上,過去與孩子相處的情景一幕幕的在我腦海中出現。

  當大兒子四歲被醫生診斷為「亞斯伯格症」時,我便將所有心思都放在大兒子身上,平常花五、六個小時陪他寫功課,甚至到晚上12點是常有的事。當小兒子需要我、來找我時,我不是忙著做家事,就是正在處理哥哥的情緒;不然就是才將哥哥安撫好,也想讓自己平靜的獨處一下;所以我總是把小兒子推開,因為我一廂情願的認為他是個正常的孩子,可以好好照顧自己。於是,他只能孤獨的自己去睡覺或在一旁玩。

  想到這,讓我覺得自己是個失職的媽媽,自責的情緒讓我下公車後,躲在路邊,痛哭失聲。當我紅著眼睛來到道館,師兄姊關心的眼神及話語,讓我漸漸平靜下來。有位師姊分享了他跟孩子相處時,也會跟孩子有爭吵,也有讓人受不了的時候,但是最後,她都會主動抱抱孩子。聽了師姊的分享,那份愛的暖流注入我的心中──母子之間的愛是那麼自然、包容,可以化解許多誤解和不平,也喚醒了我對孩子的愛。

  雖然面對自己的不足和錯誤心中很痛,但是身為母親的我,對孩子的愛是可以讓我超越那些痛苦的,而且太極門師父的教誨,就是提醒我要不斷修改自己、面對自己,所以我決心調整自己,改變對孩子的態度。

  當我開始關注小兒子後,才發現聰明的他卻對自己、對功課的信心非常低落,對很多小事容易反彈生氣;除了注意力不足,有時還會干擾上課、漏帶學業用品,常讓老師非常傷腦筋;還有在學校的人緣也不好,常會因為身體不舒服不上學,但是留在家裡卻又活潑正常。

  我試著跟他聊天、聽他說話,這才發現大兒子的固執情緒和不按牌理出牌,不只讓我非常困擾,其實他也承受到與哥哥相處的壓力;另外還要面對我的要求,卻沒有得到我的支援與鼓勵,所以讓他顯得急躁沒有耐心、又容易生氣。我感受到他的辛苦,所以我真心的跟他說:「媽媽會調整改變,請你提醒我。」

  當我陪他寫功課或說話時,大兒子有問題跑來找我,過去我總是擔心大兒子的情緒問題,會立刻起身回應處理;現在他會提醒我,現在是他的時間,我就會告訴大兒子,我在跟弟弟說話,等一下再回答他,讓大兒子也懂得尊重與忍耐。

  當我改變後,我們的關係改善許多,我的勸導他也耐心接受。前幾天吃晚飯時,小兒子很高興的告訴我,某某同學要當他的好朋友;而且最近碰到班導師也告訴我,他的作業正確率提高、整齊多了;而當我跟他分享哥哥的事時,他也會體貼的安慰我,有時還會一針見血的告訴我他對哥哥的觀察,說要和我一起幫助哥哥,讓我很寬慰。我發現,小兒子變得愈來愈乖巧、懂事和快樂,讓我覺得他更棒、更貼心了。現在我們不再需要大聲吼,就能聽到彼此的聲音、理解彼此的心意。

  很高興自己沒有陷在自責、自怨自艾的情緒中過久,因為師父平日的教導和師兄姊的提醒,讓我願意接受自己的錯誤、擁有改變自己的勇氣,讓自己的心更柔軟、更寬大包容,懂得感恩,並找回和孩子的那份愛。我覺得我把愛撐大了,可以同時愛兩個孩子,才像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相關文章
當年一個念頭 改寫母女的人生奇緣

「小妹,你陪媽媽去練功。」大哥對我說。我說:「好。」那年媽媽六...

天公疼憨人 有捨就有得

多年前婆婆罹患憂鬱症,每天喊這裡痛那裡痛、全身無力,常常跑醫院...

幸福、快樂自己創造

【記者張莞恩/苗栗報導】9月13日上午在太極門苗栗道館,舉辦一...

今生最美的相遇

那一年我28歲,在當時已算是大齡女子,透過同事介紹相親,期望找...

共創母女快樂時光

媽媽在2014年因腦部小中風導致血管性失智,經常忘記剛剛發生的...

陪孩子快樂成長

自從孩子陸續出生後,我的日子就在奶瓶與尿布中打轉;加上先生長期...

健康養生健康養生
財富贏家財富贏家
智慧人生智慧人生
快樂職場快樂職場
幸福關係幸福關係
熱門索引

健康 財富 智慧  快樂 幸福
婚姻 親子 家庭  職場 公益
文化 養生 藝術  命運 工作
脾氣 運氣 義工  成功 環保
人權 科技 老師  醫生 神氣
空姐 夫妻 婆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