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記我兒祐嘉南極去來
彭脩馥 2012-07-20
第二天許多報紙都以「首位站上南極的台灣學生」大肆報導此事。想想我兒祐嘉遠赴南極做研究已是去年年底的事了,原本是兩位教授參與計劃前往,在半年以後成行的卻是祐嘉和另一位教授。這也讓我體悟到我的師父洪道子博士常叮嚀我們弟子「只要認真踏實,努力過活,凡事隨順因緣,不求自得」的道理。
祐嘉目前就讀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博士學程二年級,從小在太極門長大,雖然祐嘉爸爸在他五歲時即意外往生,成長過程中少了爸爸的呵護和提點,卻也無礙於他的歷練和成長──那是因為背後有一個更大的太極門神氣家族當他的後盾!
他孝順、貼心,個性內斂沉穩,做事積極認真、踏實負責。從小學到現在就讀博士班,成績雖非頂尖,卻有一套自己的思考邏輯,只要交代他的事也從不馬虎,更能如期完成,這全是從小在太極門受師父師母的教導,以及師兄師姊薰習養成的處世待人功夫,也才能獲得教授的青睞,一路順遂,如願以償的實現他在就讀研究所接觸到南極生物時,就希望有機會到南極的願望。
祐嘉專攻的是自然生物研究,此行不畏「超過一分鐘就會凍傷」的零度低溫,趁退潮時在潮間帶採集樣本,若非從小在太極門練就的一番功夫,哪有這種能耐和體力呢?他和教授輪流在退潮的石洞中發現考察團尚未找到的南極海綿,總共帶回了將近三十公斤的各種生物樣本。回來幾個月的時間,並從海綿中萃取到極佳的抗炎化合物,現在正進一步分析此抗發炎物的分子構造,期許能對醫療有所貢献。
此外,他們的團隊也在南極企鵝的組織樣品中發現了戴奧辛的存在,顯示這與過去一般認為南極是無汙染之地,號稱人類最後淨土的概念,有極大的落差,這也是身為萬物之靈的我們,值得深思警醒的問題。
新聞報導以後,有個電視台力邀祐嘉上電視節目,他婉拒了。他姊姊說:「人家求都求不到,為什麼要拒絕呢?」祐嘉從小就是一個凡事都這麼低調的孩子。節目探討的主題是為什麼父母能放心讓他到一個只有教科學書上才能看到的地方?冰天雪地不打緊,還得花五、六天才能到達的遙遠極地。從台灣飛日本,日本再飛美國達拉斯,達拉斯再飛智利聖地牙哥,聖地牙哥再飛到智利最南端,再搭三小時空軍運輸機到南極研究站。
說真話,身為母親的我,不擔心掛懷是騙人的,但在太極門練功十幾年的養成,讓我學會「放下」和「轉念」的功夫。師父曾經提醒我們:身為父母的要放心,孩子才能安心,否則孩子的福報都被父母擔憂掉了。每個來到世間的孩子,自有他的天命和天職,也有他自己的福報和因緣,身為父母的我們,除了祝福再祝福外,又何必憂慮掛心呢!想到這裡,所有的憂心牽掛,一掃而空。我還是認真、用心、努力的過我的生活,教我的學生吧。
孩子只是借著我們的因緣來到世上,他不是我們可以自由支配的財產。自己達不到的理想和願望,也不要苛求孩子幫你完成,只要好好養育他陪他健康長大成人,並從旁輔導協助,找到他們的興趣和目標,適性發展,肯定可以闖出他們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