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不同的「我」
秦怡楨 2012-08-16
其實我自己並沒有感覺到,是因為有一次班上在提名模範生時,有同學提名我,她說明之所以會提名我的原因,是因為我常常都是「笑笑的臉」,每次她看到我,她也會變得很開心。
上了五年級,換了新導師,這位新老師要求我們早上進教室時,看到老師一定要跟老師說「老師早」,同學們都聽話做到這件事,但學期末時,老師告訴大家,只有怡楨(也就是我啦)每一次跟老師打招呼時,都是帶著開心的笑容跟老師問好,讓老師看到她時,心情都會跟著很愉快。果然跟師父說的一樣,「氣」是會互相感染的,自己歡喜的氣也會帶動別人一起歡喜。
今年母親節,學校舉辦孝親楷模獎票選活動,每班票選出一位,老師就請家長在聯絡簿上寫出自己孩子在家的表現,媽媽寫我常主動幫忙做家事;每次自己要喝水時,一定會先問爸媽要不要喝水,會順便幫爸媽也倒一杯;看到爸媽比較累或喉嚨不舒服時,也會趕快倒一杯水給爸爸媽媽喝。還有,當爸媽有爭執時,都會提醒爸爸「媽媽辛苦的一面」,也會提醒媽媽「爸爸辛苦的一面」,讓我們看到彼此好的地方,就不再計較當下的爭執了。
回到班上,老師把每位家長寫的內容唸出來,由全班一起來票選,結果我的票數最高,所以就當選為班上的孝親楷模代表。同學們都覺得我的表現方式很特別,但對我來說,這都已經是很自然的事,因為師父常提醒我們「孝順要及時」,所以我就拚命的想,以我這樣的年齡,要怎麼做?又能做些什麼?來盡我的孝道。另外,師父曾經解釋過「親」這個字的意義,就是「看得見彼此的辛苦」才會親,所以當爸媽有爭執時,我都會提醒他們看見對方的辛苦,互相體諒就不會再爭執下去了。感謝師父的教導,讓我可以成為一位與眾不同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