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豪小子
黃振豪 2012-08-31
但是我卻一直存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父母既然生下了小孩,當然就「應該」把我們養大,我只要負責「讀書」就可以了,至於家裡的所有事務,只要有媽媽去處理就夠了;漸漸的,我這個長子對爸媽說話的態度,已經缺乏了一顆感恩的心。
像是平日放學後,沉迷電腦或電視中,當爸爸工作很晚回到家,我都忘了跟爸爸問好、關心一下他吃飯了嗎?經常與妹妹計較,今天該輪到誰做家事了?要是媽媽煮菜少了材料,需要幫忙時,一定是三催四請,我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出門去。沒想到,帶回的食材,還是買錯了,這時,媽媽在廚房的火氣,可就真的開始飆升蔓延影響到全家人的心情。
自從爸媽帶我進來太極門練氣功,二年多來,聽到師父常常叮嚀我們:「讀書的目的,是在學習做人處事」,而且還特別提醒我:「要好好照顧家人。」慢慢的,在我練功靜坐時,腦海裡開始會回想從前與家人的相處。記起小時候,有一次半夜,我突然嚴重的過敏,呼吸喘不過氣來,也說不出話,只能躺在床上哭著,其實爸媽也可以選擇繼續睡覺,認為這或許只是小孩子一時的哭鬧,不至於發生什麼狀況,可是,我哭了沒多久,爸媽就進房來關心,一直陪伴、照顧我直到天亮。一想到這,我的心,漸漸起了變化,我開始從心裡面,去感受爸媽對我的愛,他們總是辛苦地為著我們到處奔波,不曾有過怨言。師父說:「父母的恩情重如山」,可是以前的我卻猶如耳邊一陣風吹過,總是抱著理所當然的心態,真的是很不孝。
現在只要媽媽有需要幫忙買東西,我都是二話不說的只回應「好」,馬上出門採買,而且再也不會買錯了,家裡的氣氛不但變好,同時也盡到一點點當兒子的本分,看見媽媽加乘的快樂指數,以及和樂的晚餐氣氛,真是何樂不為呢!
今年過年前夕,外公住院了,正巧是學測的第一天,我的心就忍不住想請媽媽帶我到醫院看外公,媽媽很欣慰的說:「外公如果知道了,病情一定好得快。」第二天一考完,就陪著媽媽到醫院,沒想到在太極門練功的表哥、表姊也一同前來照顧外公,只見外公樂呵呵,精神特好的,一點都不像病人。每當爸爸在家時,我也學會放下上網的時間,主動陪著老爸到河堤公園散步、聊天,關心他的工作與身體健康,走在爸爸身旁,我看到,我已經比爸爸高出了許多,而我的平安茁壯,不也是老爸這十八年來的努力,在保護著這個家,正是因為有父母的細心呵護,我和妹妹才能夠無憂無慮的快樂長大。
在求學的過程中,要感謝很多的好老師教導過我,更感恩因為有了爸媽愛的帶領,讓我在懵懂無知的十五歲時,能夠拜得一位明師,成為太極門弟子,師父說過:「聰明與智慧不相同」,我相信跟著師父,不但可以學習書本上沒有教過的人生大智慧,而且在面對這個驚濤駭浪的競爭環境裡,足以讓我的內心蓄積好能量,勇敢地去迎接我的下一個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