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的特「笑」藥
張容真 2013-04-18
然而當我為人母後,不知不覺也步上阿母的後塵,雖然我一直不承認自己很會「唸經」,在我的認知中,只是在跟孩子溝通,順便教導做人處事的「大道理」,並非無理取鬧或找碴,更何況無論事前或事後我都有給孩子申訴的機會。只是我常百思不解,為何孩子總是含著眼淚以無言來對抗?想到我是這麼民主又明理的媽,卻仍不能有效的溝通,自己也很洩氣、嘔氣加生氣。最近聽到師兄分享說:「大人常愛講”道理”,到了這裡,卻到不了那裡。所以要講真理,說了讓人真的想”理”你。」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講的都只是自己的理。不禁想起幾年前太極門師父教我要懂得修理自己,對孩子已經說過三次,就不要再講下去,唸下去孩子就會變的很皮。這時才發現自己以前好像錄音機,可以一整天重覆倒帶,講你千遍也不厭倦。所以我現在常會告誡自己「說不過三」,以免得到反效果。
自從改掉愛說大道理的毛病後,跟孩子的互動就更親近,最近師父提醒我們要有歡喜心、常說笑,更要懂得「說好話、話說好、好說話」的意義。現在我在家裡常以搞笑來代替訓話,譬如最近收到孩子的成績單,剛好有三科未達標準,俗話說的好「有難同當」,於是我開玩笑提議我們家三人,一人跪一科在柔軟的床墊上進行懺悔儀式,取代以前嚴厲的訓話。在這樣快樂的氛圍,孩子也體會到自己仍須加把勁。以前的嚴母不見了,如今孩子暱稱我是「笑母菌」,只要有我在,就充滿了笑聲,我可是孩子心目中最好的朋友,也是全家的特「笑」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