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惜老寶貝
徐雪梅 2013-05-01
退休後的婆婆,長年獨居,後來因年紀大了,就在二伯家長住。在來我們家前,她的身體狀況已經越來越差,後來甚至請看護。因先生失業,兄姊很疼惜我們,提出讓我們照顧婆婆,貼補生活費的建議;其實我們早就多次邀請婆婆來住,在神氣家族練功多年,師父常常叮囑我們「孝順不能等」,所以對於照顧婆婆是否有補貼,根本沒多想,只希望婆婆能來住,讓我們盡一些孝道。當她決定要來我們家住時,我跟兩個女兒師姊說:「奶奶能來我們家住,一定要珍惜,這是三代同堂的福氣!」
婆婆睡覺時間有時日夜顛倒,有時整個晚上不睡,時而一直重覆躺下又起身,時而要起來走動,其實這些習慣對我們來說並不辛苦,只是老人家常半夜不睡,讓人擔心她的身體吃不消,而發出一些聲響時怕會吵到鄰居,我們常須跟鄰居致歉。有一回聽到婆婆起床的聲音,想看看婆婆有什麼需要,結果看到她要上廁所,其實床邊就有一張座椅式的便斗,但她竟然走到房間牆角旁去上,當時的我深怕她會跌倒,不由得大聲制止,沒想到婆婆生氣了,就罵了我一聲,後來我仔細的跟她說明本意,婆婆聽了馬上跟我道歉,那當下我好難過,心想:多數的人老了,就很不靈活。我覺得人老了,很沒尊嚴,對於一向女強人特質的婆婆,讓我看了更心疼。
婆婆是失智的老人家,剛才說了什麼、做些什麼,很快就忘了,而且反覆無常的情緒,對看顧生活起居的人來說,是很辛苦的。幸好我們全家都在太極門練功,學會凡事往好處想,未入門前的我並不是這麼有耐心的,很容易不耐煩,做事情重複幾次還是沒做好就會生氣,也不愛笑,老是讓別人誤以為我在生氣,但是這些年跟著師父學習修改心性,漸漸變得開朗、愛笑,也磨掉了急躁的個性,做事情變得比較有耐心。
因此在婆婆的晚年,我們全家有機會盡孝道,讓孩子也能有機會接觸奶奶,學會幫忙照顧,還能陪奶奶有機會出去外面走走,我常跟婆婆說:「媽媽!您是很有福氣的人!每個孩子都很好,所以更要開心!」婆婆聽了點點頭說:「嗯!說得也是!」
婆婆很喜歡吃甜食,不加節制的話一口氣可吃十顆包餡的湯圓,我每個月大約煮一、兩次。有一回,她先吃完五顆,接著還要吃,我就說:「媽媽,沒有了耶!」她像小孩子般的說:「可是我還想吃嘛!」接著就用湯匙一直敲著碗,一直說:「老闆!我還想吃!賣我五個啦!」我捨不得她想吃的心,回她:「好啦!老闆只剩五個,就全部賣給妳,沒有了喔!」接著她就滿心歡喜地吃著。孩子看到我和奶奶的對話,對於她退化的行為舉止,在旁邊笑不可抑,直說:「奶奶好可愛!」我常跟婆婆說:「謝謝您願意到我們家來住,讓我們有機會盡孝道,讓孩子有機會跟奶奶相處。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希望媽媽不要嫌棄自己老了沒有用,我們很珍惜您給我們的機會。」
陪伴婆婆的日子裡,我體會到孝順要把握當下。緣份在時,就要珍惜;緣份不在,要學會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