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台灣鄉土記憶 陳東榮談「捨得」藝術
2014-08-01
隨著「良心時代」運動於全球熱烈展開,陳東榮也積極響應,「我一生喜愛藝術,工作和藝術有關,並受到老師和長輩的栽培與關照,今天的成就來自於社會,美術館辦理各項活動展出,希望回饋社會。幽默大師林語堂說:藝術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藝術,藝術可以淨化人心,希望後代子孫有一個真善美的生活環境。」陳東榮不只嘴巴說說,也以行動去實踐。「我到國中美術班的畢業展,發掘後進,給予長期的支持;此外,也從藝術大學的年輕藝術家,找出將來會發光的才俊,加以培養,讓藝術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搭上民國59年期間藝術陶瓷人像從日本轉來苗栗生產的熱潮,陳東榮放棄教職投入陶瓷人像雕塑,那段時期賺了不少錢,卻賠上健康,不時腰痠背痛。陳東榮因為這樣的機緣,找到終身受用的養生法寶,他透過在太極門練氣養生,恢復健康,如今70歲了,看起來氣色紅潤、神采奕奕。跟多數人的退休計畫不一樣,陳東榮在65歲時創辦合鄉美術館,給自己更大的責任,儘管民間經營推動文化保存工作很辛苦,他卻甘之如飴,至今已經五年了。陳東榮談到影響他一生的「捨得」智慧。
合鄉美術館是他另一階段的「捨得」,捨掉舊工廠、捨掉休息時間,讓他越活越快樂。一談起陶藝就眉飛色舞,陳東榮遺憾現在很多器具被塑膠製品取代,「相較之下,這批生活陶更加珍貴,代表那個年代的生活文化,老祖先刻苦樸實的生活習慣,從生活陶的形形色色可以看到,很多燒歪了都拿來使用。」希望將自己的人生投資於藝術,讓世界充滿真善美。
正如「良心時代」運動發起人洪道子博士所說:「人人有良心,天下皆太平;人人有快樂,家家皆幸福」您的良心話,您所做的良心事,對各界各行各業、對家庭、社會、國家及世界都有幫助。「良心時代」運動自今年一月發起,目前已有162國響應,1239國內外團體共同推動。「良心時代」網站www.aneoc.org目前已有超過120萬人次瀏覽,八千多則媒體報導。邀請大家分享100~300字的文字和照片漫畫繪圖等上傳網站;30秒以內的錄影或錄音檔案請寄到info.aneoc@gmail.com信箱,也歡迎團體成為「良心時代」運動共同推動者,共創愛與和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