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讓讀書事半功倍
2019-08-27
剛考上理想大學的新鮮人淇証剛考上台中一中時,面對全校都是菁英的競爭環境,心中很忐忑,尤其是第一次段考,數學只考了36分,讓他心中更是不安,開始懷疑自己;雖然很努力,但是後來的幾次段考成績也不理想,讓他幾乎失去信心。淇証從小在太極門練功,靜下心思考那裡出了問題?他想起師父洪道子博士說過:「明白就不害怕。」要明白甚麼呢?就是認識自己。他沉澱下來重新找出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他分析了自己的行為模式,發現自己過於心急,急著解決所有不會的數學題目,越是不會越是心急,心越急越煩躁,形成一個沒有效率的學習過程。發現問題後,在唸書效率不好時會先打坐靜心,讓自己快速進入讀書有效期,把時間效益發揮到最大。淇証依自己適合的步調慢慢調整跟上,在今年剛結束的大學學測,他數學考了15級的滿級分,從36分到滿級分的進步歷程,見證了靜心是學習有效率的超級秘方。
同樣是今年畢業於台中一中準備指考的允辰則是把讀書當遊戲,允辰在國中時期認為讀書就是上課聽講、回家寫作業;比起讀書他更喜歡看課外書及玩電動,國中成績並不特別突出。允辰在太極門練功的過程聽到師父說:「可以把讀書當做闖關遊戲」。他把解題當闖關,一關一關闖,實力也一點一滴的累積,國中畢業後順利考上了台中一中!
上了高中後課業又更重了,他心想,一定要比國中更努力才行,允辰實踐師父的教導:「會利用時間的人最有時間」。允辰把這句話運用在讀書計畫上,他在前一天寫好隔天課業計畫表,睡前藉由打坐讓心靜下來,
7歲就拜師進入太極門練功,現在就讀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二年級的欣慈表示練功培養她的耐心,讓她能靜下心來面對課業,她讀書很有耐心,累了須要休息時,會打坐讓大腦休息,再重新整理書中重點幫助融會貫通,同學課業上有問題請教她時,為讓同學聽得懂,她研究出許多不同的解說方式,卻也因此更了解題目的精髓,加深自己對題目的印象。
欣慈是個單親小孩,她感謝媽媽讓她在太極門這個環境長大,在太極門有很多同年紀師兄姊,彌補她沒有兄弟姊妹的孤單缺憾,有很多學習機會訓練她膽識及勇敢。以前連跟別人打招呼都很害羞,在太極門,透過不同年齡層師兄姊的分享,逐漸打開欣慈的心,漸漸的能開心的與人相處,而且有機會了解到不同工作領域的樣貌,增加對未來職場的認識。欣慈喜歡幫助人,在交大常常幫助學校裡的外國同學解決日常問題,所以她現在有很多來自國外的朋友,欣慈藉由這個過程不但訓練自己英文口說能力也打開了國際視野,未來,她希望自己有機會能跟著師父到世界各國去弘揚愛與和平。
三位主講者分享讀書方式,雖不完全一樣但都共同提到了「靜心、打坐」,國二吳姓同學表示,謝謝三位前輩分享他們的讀書經驗,從他們的分享,對準備未來的升學之路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