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院長級防疫聯盟 打造身心平衡防護罩
2021-07-19
「三不五多」與「六絕招」
曾獲得《商業周刊》評選為「百大良醫」的感染科控制專家王堯顯副院長,從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就一直帶領醫療團隊在第一線抗疫,面對這一波新冠疫情已快二年,他分享三種治療方式,第一種「抗病毒療法」,如打疫苗讓身體有足夠的抗體;第二種「抗發炎療法」,屬人類免疫細胞的作用;第三種「抗血栓療法」,防止血流受阻,這三種方式都跟免疫力息息相關。
擁有近三十年耳鼻喉科及內兒科臨床經驗,目前身兼二家診所院長的許軒豪醫師觀察,自COVID-19疫情爆發進入了三級警戒後,民眾的心理就如同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的名言「To be or Not to be 」般掙扎,只要身體不舒服或任何風吹草動都會開始懷疑是不是中了新冠肺炎,到底要不要去看醫生?他表示,過度的焦慮、緊張、恐懼及沮喪,都會讓身體的免疫系統受到很大的影響,讓自身的免疫金鐘罩出現裂痕,反而讓病毒容易乘虛而入。
「幸好自己在太極門修心養性。」許軒豪院長在太極門跟著洪道子師父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引導他珍惜生命,懂得放下和感恩。他也體悟到,如果真正愛親人摯友,就應好好地修改自己,讓自己有機會幫助別人,懷著滿滿的愛幫助自己及親友活出精彩!所以他決定每天都以歡喜、感恩的心情去看診,同時也運用他自創的「四神湯」─「動得好神、吃得好神、睡得好神、笑得好神」,安撫病患的心,不僅建立了自己的身心平衡防護罩,也在醫療前線安然度過一次次的疫情危機。
沈睦森院長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百分之九十的疾病都跟情緒有關,負面情緒更是會直接攻擊我們的免疫系統,人生氣時會產生類蛇毒的毒素,若常常生氣就像是慢性中毒,相反地,人在快樂時會產生腦內嗎啡,則會提升免疫系統、增強健康,所以防疫在家要會「炒菜」,不要多「吵架」;要「氣定神閒」,不要「氣急敗壞」。
「快樂很簡單,簡單就可以很快樂!」沈院長也分享了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引導他的六個字:「快樂無所不在。」讓自己知足常樂、自得其樂、苦中作樂,行有餘力還可以助人為樂,在疫情期間藉事練心,並思考這波疫情教會了我們什麼?以更謙卑的態度順應自然,學習重拾簡單的快樂,幫助自己打造身心平衡的防護罩。
講座網友回饋熱烈:「三種療法第一次聽到,讚!」「歡喜心是良藥!」「過度焦慮,不如歡歡喜喜!」「正向思考,提升免疫力!」「四神湯留起來日日服用!」「原來呼吸對健康這麼重要!」「台灣有您們真好+1!」「祈願疫情早日遠離,生靈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