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防「役」大作戰
2022-07-03
彩雲與先生一起經營的南北雜貨店,是市場的必經之地。雜貨類的品項又多又雜,每天總脫離不了「秤子」、「斤兩」和「人群」,遇到好的客人,買賣皆大歡喜;若是遇到脾氣不好的客人,常常就會搞到氣氛不佳。自從她進入太極門練功後,學習修身養性、客氣好言結善緣,能夠將心比心,把客人當成自己的親人看待,每當遇到不舒服的事,也都能快速地轉念,讓彼此歡喜自在。
彩雲響應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發起的「良心時代運動」,回想從擺攤子到擁有自己的店面,都是秉持著童叟無欺的良心買賣。她謹記師父說的「為人父母親的身教言教重於一切」,平時也不忘教導孩子們,做人做事的基本就是良心,做生意絕不可貪、不多收份外的金額。在耳濡目染下,三個孩子也都能在各自的崗位上,盡心盡力,得到長官的嘉許。
去年婆婆往生,彩雲有更多的時間照顧母親。媽媽因為早年積勞成疾,只要一變天,就能聽到她咳嗽的聲音,甚至嚴重到咳血。由於不停地奔波於急診和住院,讓媽媽一度喪志失懷,變得鬱鬱寡歡。彩雲想到師父常常說:「病怕『足爽』(台語ㄊㄩㄥヽ)!」她的工作就是把媽媽逗笑,讓媽媽的臉上再度展現光彩。彩雲表示,在太極門練功讓她擁有老來娛親的能力,能陪著母親一起慢慢變老,能夠在人生的黃昏階段,把握黃金修道期,讓彩雲晚霞照亮滿天。
子安一如往昔,坐在餐桌上低著頭吃晚餐,媽媽則陸續將做好的菜端上餐桌,當他回頭望著媽媽忙碌背影的瞬間,心情激動不已,其實廚房的這幅情景從年頭上演到年尾,只是自己從不曾把媽媽的背影、辛勞放在心裡面,當下他感到非常羞愧。
子安的媽媽是個勤儉的客家婦女,她盡本份地做著她覺得應該做的事,種菜、打零工……,並盤算著如何存錢買棟房子、如何存錢作為兒子將來討老婆的基金……,而子安卻總是嫌棄媽媽做的菜不合胃口,甚至對她發脾氣說:「我不吃飯了!」就跑到房間生悶氣。
直到他進入太極門,師父告訴他練功是要內外兼修,在鍛鍊身體的同時,也要修養個人的心性,讓家庭、生活與工作等各方面都能圓滿。師父也告訴他,「親」這個字的涵義,就是看見彼此的辛苦。
他重新省思自己,每當早上還在賴床時,媽媽早已起床趕做早餐,中午常常是熱得滿頭大汗,晚上更不用說,做了一天的工作,她一樣在廚房裡忙著。他問自己,如果互換一下角色,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要想三餐飯菜的內容,還要有變化,恐怕想破頭也想不出來!可是媽媽並沒有因為他的嫌棄與抱怨而不再煮飯菜,當他想清楚後,他的心態改變了,不再堅持自己的想法,而是將心比心地去接受媽媽所做的事,跟媽媽之間的摩擦變少了,相處也變得更加融洽。
雖然子安與女兒之間也有認知差異的問題,但從道館師兄姊的經驗分享,讓自己更能珍惜身邊的人,用「愛」來回饋親人的付出,減少彼此的摩擦;儘管現在疫情嚴重,也不忘時常回家陪伴媽媽,也會常提醒自己及良妻,對家人要體諒與包容,才能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