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天選之人嗎?這兩招破解病毒的秘密
2022-07-17
榮勝分享,平時除了上班、採購外,幾乎不出門、不在外面用餐,外出時一定會戴好口罩,回到家也會趕緊洗手消毒。心情不如意時,會儘快轉換心態,保持輕鬆愉快,加上每天練功,維持良好的免疫力。
欣明在上個月確診,當時喉嚨不舒服、有溫熱感,做了快篩後果然呈現陽性,但他並不緊張,因為師父說「凡事都要做好準備」,因此早在4月份疫情升溫時,就已經將家中空房整理好,當晚確診之後就開始進行隔離。
由於平時早晚練功的習慣,幫助身體快速調適,除了第一天體溫微升之外,第二天就開始慢慢恢復,且狀況一天比一天好;雖然居家隔離期間行動受到限制,但「壞事不壞,事情要往好處想」,這段期間欣明不只將練功的次數、時間拉長,以前懶得處理的事情也得以靜下心規劃,而他也構想了未來解禁之後,安排全家一起出國旅遊,雖然只是預想,但是在規劃的過程中,心情彷彿像即將要出國一樣愉快,就這樣順利地度過了隔離期。欣明說,面對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心態,事情來的時候,一念之間往往就決定它帶來的感受,因此凡事往好處想,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而身為照顧者的淳雅,接連面對兒子和先生確診,自有一套做法和調整心境的方法。當時兒子連續3天發燒超過39度,直到第三天傍晚退燒、開始有胃口進食才稍微放心。因擔心自己也被傳染,淳雅除了將兩人共用的衛浴以酒精消毒,早晚也會用稀釋的漂白水沖洗廁所,盡量讓整個二樓空間做好防禦。平時也靠練功來增加身體免疫力、保持愉快心情度過照顧確診者的日子。有了照顧兒子的經驗,在先生確診時也能有條不紊地處理,並運用太極門三不五多六絕招的防疫妙招,安心陪伴家人度過病情。
要如何成為被老天爺眷顧的天選之人?中醫師佩玲認為應該掌握兩方面的關鍵,也可以避免確診後遺留長新冠症狀。臨床上發現不少病人濕氣重,濕氣會產生「因暈黏膩」,導致症狀糾纏不清且持續較久,而濕氣的產生主要來自於日常習慣,例如:夏天冷氣越開越冷、飲料越喝越冰,進而累積出身體的濕氣。而要啟動體內的除濕機,首先要「健脾」,夏天是出汗的季節,一定要適當地運動、適當地出汗;且夏天氣溫高,人體體表溫度也偏高,因此內臟溫度相對偏低,所以「冬吃蘿蔔、夏吃薑」,並喝溫開水讓內臟保持溫暖,掌握「健脾除濕」讓免疫力正常運作。
而在心理層面,也是大家常常會忽略到的因素,就是不生氣、不憂慮、不緊張。佩玲分享,今年5月底她跟著太極門親善文化訪問團,到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參加聯合國環境會議,當地雖然也是夏天,但戶外溫度僅有10度~17度,且當時下著雨又濕又冷,有一位師姊晚上便出現感冒、喉嚨痛的症狀,佩玲幫她把脈後開了藥、教她按摩穴道;第二天晚上再把脈時竟發現邪氣退了許多,讓佩玲非常驚訝,因為這位師姊竟然在不到24小時就結束病程。後來才知道,當她感覺有一股病氣要進到體內時,第一時間除了馬上找醫師,另一件事情就是告訴自己不憂慮、不緊張、停止負面思考,在雙管齊下做到藥到病除。《黃帝內經》提到「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常保持正能量的心情,感覺自己的心中像太陽一樣散發光芒,黑暗自然就無法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