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共譜「媽媽快樂頌」
2023-05-24
惠美分享養育孩子的三要素:「愛」、「安全感」、「合理的支持」。她提到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提醒她,只要給孩子充份的愛,不要給太多壓力,孩子自然就會成長得很好,她發現父母對小孩的愛是與生俱來的,在安全感方面,看到小孩剛入幼兒園的分離焦慮,對比上大學回家後的放鬆狀態,不同的階段給予的安全感方式則不同。
惠美表示,兒子在小學階段因為同學相約騎腳踏車出遊,考量小孩的反應能力及安全性認知尚不足,並未答應,幾次拒絕同學邀約,兒子卻被說成是「媽寶」,她反問兒子:「你是『媽寶』嗎?」透過充份溝通及讓小孩反思,讓兒子理解父母對安全的擔憂,以及父母對他的愛,不去在意同學言語上的刺激,也建立小孩正確的價值觀。
「父母也會做錯事,錯了就要勇於認錯。」惠美表示,兒子因為太過好動,語言表達尚未成熟,容易造成老師的誤解,有一陣子幾乎每天被寫聯絡簿向家長告狀,而她也因為焦急孩子在學校表現引起老師的困擾,便不明就理的數落兒子,當先生抱著小孩說:「是不是老師誤會你,你可以跟爸爸媽媽講,我們去跟老師溝通。」兒子瞬間嚎啕大哭,她才驚覺兒子的委屈,也讓她相當自責,並向兒子道歉。
惠美表示,當小孩逐漸成長,對於父母的需要也會變少,此時的父母也不要覺得失落或抱怨,另一分面,則無須隱藏父母即將老邁及脆弱的一面,可以主動向小孩表示父母的愛,這正是教導小孩學習付出「愛」的時候,由於惠美引導孩子具備這樣的觀念,即便二個小孩現在都上大學,她們全家現在還是會常常彼此擁抱,或是擠在同一張床上聊天。
父母總有一天會離開,如何讓孩子繼續在人生的路上好好的走下去,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惠美指出,為孩子找到一位「明師」教導智慧,就變得格外重要,於是從小就讓孩子到太極門練功。
惠美記得兒子曾經連續三個學期當衛生股長,有一次兒子沮喪的說,同學沒做完的掃地工作他必須完成,時不時還要去訓導處集合。她心疼的向兒子說:「還是媽媽去跟老師溝通一下?」兒子竟然說,就當做做好事吧!她看到兒子在太極門練功過程能學會轉念,心裡也感到欣慰。
另外,惠美也分享,兒子經過熟識的小吃店會佇足和老闆聊天,老闆更讚賞她的二個兒子教養得很好,兒子還會在樓梯口等老師想幫忙拿書分擔,兒子還以「良心盧家」為家庭群組名稱以強調良心的重要性。惠美指出,這些特質都是因為在太極門優質的環境熏陶下養成。
惠美表示,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夫妻倆花了相當多心力來讓他們了解父母的愛,儘其所能的將自己的生活經驗引導孩子,而全家都在太極門練氣修心,維持身心靈平衡,快樂成長,是送給孩子們最珍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