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門新竹道館智慧講座 高壓科技人分享快樂工作與生活的方法
2023-06-15
陳立洋分享脆弱系統和反脆弱系統的概念,他提到人類一天24小時裡面,有95%的行為是在重複過去的經驗(潛意識),因此想要創新就要有打破過去經驗的框架,讓自心歸零,重新建構一個思維模式,產生新的感受,行為自然也會不同。例如,碰到石頭路時,如果思維是在「訓練」,那就會避之惟恐不及;但如果換成「健康」的思維,那可能每天都會去走。他提到自己在太極門練功,師父經常提醒弟子不要被經驗約束,每天靜心打坐把自己歸零,就是一種創新的重組活動,這在反脆弱系統裡極其重要,誠如尼采所說「凡殺不死我的必定讓我更強大」,在反脆弱系統中,歷經艱辛之後,會變得更強大、更美好、更快樂,也就是說強大的心理免疫力是反脆弱系統的基石,所以一個人如果能夠快樂的過生活就代表人生是成功。
陳立洋強調信念的重要性,告訴自己值得擁有喜悅的人生,腦神經會引導注意周遭的快樂訊息,因此要設定喜悅的意念,讓喜悅累積。他以三個砌磚頭的工匠為例說明遇到挫折時須要知道如何堅持,他指出不喜歡的事情往往是基於事先的評斷,放掉過去思維後,即使是洗碗這樣的苦差事也可以成為享受。
他表示,靜坐對身體和大腦非常有益,儘管心思容易飄忽不定,但重要的是要回歸當下。他建議保持當下的覺知,不帶任何評斷,甚至接受妄想,當感覺來時歡迎它,走時送它走,不要讓它停留。此外,他提到呼吸和聲音是兩個重要的法門,腹式呼吸可以使我們的迷走神經放鬆,除了聆聽外界聲音,也應該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因為每個器官都有共振頻率。
陳立洋指出,壓力本身不是問題,關鍵在於我們如何修復自己,脆弱與反脆弱系統的差別,就是修復的機會。他表示,週休兩日是中等修復,旅遊放空是徹底修復,但他重視的每日的微修復,例如每兩個小時休息15分鐘,或是喝杯咖啡、冥想、深呼吸,他認為懂得休閒的人才會創造。他還指出,規律的運動對憂鬱症患者的效果與藥物相當,因為運動可以分泌正腎上腺素、血清素和多巴胺,這些都是讓人感到幸福的元素。
陳立洋鼓勵大家改變思維角度,當面臨困難時,要問自己如何能順利進行、如何做得更好,以及組織的優勢和競爭力在哪裡?儘管沒有無敵鐵金剛,但至少可以將一些資源投入到正面的方面。他相信只要學會舒壓的方式,每個人都可以有更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