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身心輕盈的快意人生
2024-01-21
要如何來幫助自己維持一個健康的體態?呂桓毅以自身為例提到,「小胖」的外號跟著他18年。如今已35歲,經由練氣養生帶給他正面的影響,不僅改善身材,心性也在蛻變,漸漸去除負面與沉重的情緒,獲得了更加平和輕盈的心靈。呂桓毅提到他的師父說過,「若心有念則無難」,只要有強烈的減重意願,改變就不是難事。他強調對中醫來講體重是體質慣性的延伸,體質的慣性影響人的體態,兩者密切關係,要從影響體質的三大要素:飲食習慣、生活作息及脾氣個性來探討。
在飲食方面,呂桓毅表示,吃的口味、熱量與是否細嚼慢嚥都會有影響,建議飲食要專心的品嚐。他指出,過度的忙碌和焦慮可能導致想吃零食或宵夜,會影響腸道的壞菌變多而破壞好菌的平衡點。就生活作息方面,他提到,現代人的工作型態面臨久坐不動、睡眠品質差或熬夜容易產生飢餓感等問題,不良的生活習慣對身體會產生壓力。特別是久坐可能導致慢性發炎、循環不良與水腫等健康問題。他強調,體態的塑造不僅是外在因素,更必須透過調整飲食習慣、改善生活作息與控制脾氣。
呂桓毅表示,飲食首重簡單與健康,促進新陳代謝的飲食法,建議四大類食物每餐的比例;蛋白質至少一個手掌心、蔬菜一大碗、澱粉一小碗,及吃好油。瘦身的人要長肌肉才有肌耐力,所以需要蛋白質,蔬菜可阻隔壞油脂的吸收,深綠色蔬菜幫助肝臟代謝與燃燒脂肪,同時要吃好油可以燃燒壞的油脂,並攝取適量的抗性澱粉較佳,希望幫助大家能選擇健康的飲食。
呂桓毅表示,只要建立減重的原子習慣,經由四個步驟「提示、吸引、回饋、獎賞」透過良好習慣的建立,「學好戒壞」就能建立大腦正向的迴路循環。他說,小時候對練功也不感興趣,但透過成功建立良好的練功習慣,讓每天的精神變好,更可以運用在其他生活習慣的改變,而改變就從好習慣的堆疊開始。
呂桓毅提到道家的辟穀,「氣飽不思食」的斷食在古代是一種修行的方式,現在則常被用作提升身心能量的方法,適時的斷食讓腸道淨空,再加上喝大量的水分以幫助體內排泄毒素與代謝廢物,建議一早起床喝一個馬克杯的水,將前一天的腸胃的廢物清除掉,也可以幫助燃脂。
呂桓毅也提到,運動不見得跟長壽有關,但練氣養生確實可以幫助維持健康及延續壽命,就像太極門的快樂銀髮族。他的師父告訴弟子「境隨心轉,良心起航」,人生無處不是修道場,是不斷認識自己的歷程,當成為自己生命的掌舵者,就會懂得在抉擇的當下做出正確的選擇,隨時修正與調整自己,引導自己走向更健康且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