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身心平衡的妙方
2024-01-21
劉怡伶個性冷靜,做事謹慎有條理,情緒穩定。因為小孩讀小學,早上7點時,她必須跟小孩同時起床,幫他準備出門所需的東西;然而她不是一個習慣早睡的人,因此睡眠時間就比以前短1、2小時,當晚上睡不好時,就會影響上班工作的效率,因為工作效率不好,工作壓力就越變越大,最後進入惡性循環。當她人很累的時候,只想坐著或躺著休息,動也不想動,
劉怡伶認為人的身心問題都是環環相扣的,在已有負面的情緒或自我壓抑的景況下,還要顧東顧西時,焦慮的情緒會更明顯,因而造成腸胃不舒服。她偶爾還會有心悸的問題,特別是睡不好的時候,就會很想吃東西,吃的食物比較多,或吃到不適合的食物,讓她開始出現胃食道逆流問題。
這段時間,劉怡伶想起師父的叮嚀「每天要自省」,她在自省的過程中,覺察自己的狀況。當她發現是自律神經失調時,她有去看醫生並吃藥,但她並不想長期吃藥。於是,她嘗試著做各類運動希望能改善,但卻沒有明顯的效果。直到聽到醫生與博士師兄們的分享後,才驚覺自己的身體正處在缺氧的狀態中,於是下定決心每天要練氣功,大約過一週後,睡眠狀況變得比較好,上班的精神也變好,思考邏輯變清晰,身心開始有正向的循環,心情也更加愉快。
劉怡伶的母親張月琴提到,女兒怡伶的個性很好,處事很冷靜,也不太會生氣,但是有時候脾氣太好,會給人逆來順受的感覺。她認為,情緒須要適度發洩,想說的話就要說出來,不要一直憋著,當悶葫蘆久了就容易憋出病來。因此,希望女兒可以用溫和的方式表達出心裡所在意的事情,讓壓力有出口,學習身心平衡的功夫,就能關關難過關關過,讓自己在家庭、工作可以自在快樂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