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蔡佩玲談抗衰老:氣功是達到內外兼修的養生抗老方法
2025-03-03
「太極門就是心氣之門,要修練的是心的功夫」蔡佩玲表示,心相當於五臟六腑的皇帝,心安定了,五臟六腑也就會各司所職,各安其位。讓身體機能活絡、退化相對緩慢。而氣的品質,是由「心」來決定。學習心平氣和的功夫,面對紛擾的環境,就能用智慧化解一切干戈。黃帝內經跟道德經,都強調心境的平靜能夠促進內在的氣血順暢,從而減緩衰老過程。因此,學習靜心或練太極功法,
蔡佩玲表示,「太極」是一陰一陽,一體二面,講究陰陽平衡,練太極功法可長可短、可動可靜,行住坐臥都可練功,非常符合現代人的需求。氣功有別於運動,練的是呼吸的方法,一般人氣體交換量約為500cc,而運用太極門呼吸法,就會有3-5倍的通氣量,缺氧環境容易讓正常細胞癌變,當體內氧氣充足自然減低細胞癌化的機率,進而讓癌細胞無法生存,無法擴大勢力。許多人用運動來養生,而氣功除了外練筋骨皮,還有內練精氣神,五臟六腑的運作還是要靠氣行血行,來達到健康與修復功能,「所以氣功是達到內外兼修的養生抗老方法。」
武術與修行為什麼也能有助抗衰老?蔡佩玲解釋,太極門的氣功是屬於武術氣功,武術的鍛鍊,會讓身體柔軟靈活地抵禦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至於「修行」,現代人常受到外在因素影響情緒,容易讓人抑鬱或充滿負能量,如果能在日常中調整心性,練就心定心靜的功夫,或是透過彼此的談心與經驗分享,除了協助遇到困境有效轉念,互相分享的過程也在活化自己的腦細胞,無形中的動腦,讓自己遠離失智。當身體不被事事煩擾,自然就能抗衰老。
而「門派」包含了師徒關係。蔡佩玲表示,師父的言教、身教、不言而教,讓弟子透過不斷的做中學、做中悟來精進功夫、突破自我,成為善的循環。
「現代人要學習的是預防醫學的課題。」蔡佩玲強調,「衰」與「老」是不同的,變老不可避免,如何老而不衰、行走自如,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尤其是現代人打電腦,一直低頭的姿勢容易長骨刺,就是頸椎早衰的原因。又如有些人打疫苗會產生副作用,恐怕是身體已經處於陰陽失衡狀態而不自知。「所以幫助自己身體從失衡到平衡,學習太極陰陽智慧,就是往抗衰老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