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蔡佩玲:回歸陰陽平衡、練氣養生 啟動身體自癒力
2025-05-08
蔡佩玲醫師指出,《黃帝內經》早在千年前就揭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智慧,並強調:「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很多人白天像在熬夜,晚上像在開派對,這種日夜顛倒的生活正是陰陽失衡的典型。」她語重心長地提醒,身體其實會透過疲倦、失眠、情緒不穩等警訊,告訴我們正在違反自然規律,若置之不理,最終恐將演變為慢性病或身心耗損。
針對近年盛行的低醣飲食與戒澱粉風潮,蔡醫師直言:
蔡醫師特別提醒現代人常忽略的「隱性過勞」現象。根據統計,台灣民眾平均每天滑手機超過10小時,長時間久坐與缺乏活動,使得氣血不暢、精神萎靡,甚至引發自律神經失調。「這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妄作勞』,不是你動得多,而是動得不對。」蔡醫師提醒,晚間應避免劇烈運動,以靜心、伸展、呼吸練習為主,才能順應陰氣收斂的節律。
她也針對「假冷氣病」提出建議。夏季台灣氣候濕熱,許多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導致陽氣受抑、體內濕氣堆積,出現手腳冰冷、頭痛、脾胃虛弱等症狀。她建議冷氣應設定在26~28度,保持空氣流通與適度保暖,才能達到真正的「涼而不寒」。
在咖啡文化盛行的現代,許多人每日仰賴咖啡提神。蔡醫師提醒:「不是不能喝,而是不能靠它硬撐過日子。」若出現不喝咖啡就頭痛、無法清醒的情況,代表身體已產生依賴與警訊。她強調:「養生的本質是與身體好好相處,而不是用意志力壓榨它的極限。」
蔡醫師亦分享兩個真實的練氣養生案例,展現人體潛藏的強大修復力。第一位是她80多歲的舅舅,因髖關節疼痛行動困難,針灸僅能短暫緩解。後來在她推薦入門練氣功後,僅第二次練習就大幅改善,舅舅說,他進到道館裡面,心就很歡喜,就感覺不到疼痛感。如今舅舅已超過90歲,行動自如、狀態良好。
第二位則是一位中年師姊,曾因意外導致脊椎粉碎性骨折,五位醫師一致判斷須開刀才能復原。然而她選擇相信自我修復的力量,堅持練習師父所教導的功法、逐步恢復動作。令人驚訝的是,不到四個月,原本粉碎的骨頭竟開始自行修復,如今的她不僅活動自如,還能趴趴走,甚至搬重物,讓醫師也大感不可思議。
「這就是在太極門練氣所帶來的能量,不只是運動,更是身心整合、天人合一的力量。」蔡醫師表示,太極門功法所產生的氣場與正向能量,能啟動身體深層的自癒機制,是現代人不可忽視的養生寶藏。
她最後鼓勵民眾:「健康不只是檢查報告的正常值,而是每天醒來感受到輕盈、喜悅與平靜。」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