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關節是養生秘訣的關鍵
2025-08-11
(記者谷睿彥/台北報導) 《黃帝內經》中提到,衰老從腳開始,如同樹木從根部開始枯萎一樣,腿部健康是反映全身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太極門大安道館於7月19日在中和四號公園內的國立台灣圖書館舉辦《神氣家族人生智慧講座》—「養生之道_骨骼關節知多少?」,特別邀請前台北市立和平/仁愛/忠孝醫院院長吳康文分享,如何存骨本早做早好的關鍵妙方。
氣功講求筋骨活動與能量調和,長期練習不僅能增強體力,更能讓精神飽滿。他坦言,一個人練功容易鬆懈,因此特別喜歡和師兄姊一起練功。看著大家笑容滿面、專注投入,讓他深受鼓舞,也充滿正能量,更有動力持續練習。
吳康文分享氣功是天地人三種氣合一的功法,不只調整呼吸,更能讓人與自然產生共鳴,對身心靈都有正面效益。有人問他:「氣功是不是運動?」他笑說,氣功不只是運動,還比一般運動更好,更適合各個年齡層。
吳康文也對不同年齡層提出運動建議;小朋友可以多做跳格子、跳舞等跳躍性運動,幫助關節與器官發展;青少年則適合打球、跳繩等較激烈的活動;年長者在太極門練氣功是非常好的選擇,不僅溫和安全,同時又能鍛鍊核心肌群與筋骨。
除了運動,很多人也關心保健品,適量補充有助於關節健康,就像鋼筋、水泥能強化結構一樣。不過,若已有骨刺、椎間盤突出、膝關節腫痛等問題,就應該就醫,不要延遲;有些人會選擇不同方式治療,是否合適仍須依個人體質與醫師專業判斷。
吳康文也提醒大家,當關節出現問題時,千萬不要拖延,該吃藥就吃,該復健就復健,該護膝就護膝。如果長期效果不佳,也要考慮是否須要手術。有些人一聽到「開刀」就害怕,但請相信,那是通往健康的一條路,不要讓恐懼成為阻礙。
古人說:「有錢人養生靠人參,沒錢人養生靠開心。」我們或許無法吃仙丹,但可以泡腳、搓腳心,促進血液循環;也有最簡單又有效的養生方法—微笑!每天讓自己開心一笑,露出二十顆牙齒,不僅讓心情變好,也讓大腦更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