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真心話「爸氣登場」 幸福超有感
2025-09-19
從「愛心小手」到「父愛紙條」的轉變
宣宇回憶,童年家中常備的「愛心小手拍」,是他調皮好動的深刻印記。國中時期也曾因課業問題與父親激烈爭執,沒想到已入門練功的爸爸,隔天卻悄悄在他書桌留下一張紙條,宣宇至今仍清晰記得其中兩點:「題目很多,但你開始寫就會變少」及「爸爸媽媽永遠愛你」。宣宇表示,師父教導弟子:「愛是用心感受。」爸爸這個柔軟的舉動,讓他首次深刻體會到嚴厲背後的關愛,也開啟了重新理解父親的契機。
「談心」文化與智慧傳承
宣宇表示,師兄姊在道館常彼此關懷、分享,就像家人般,這樣的習慣也自然融入在自家的相處模式上,親子關係持續升溫,也讓宣宇從小無論好事、壞事,都會想要與父母分享,如益友般的互動,例如:當他準備網路創業,因憂慮必須與某些規模較大的實體店面的貨品多樣及價格低廉競爭,而踟躕不定之時,父親俊林提供了另一個視角:「除了自己網路上的產品,如恰巧買家需要的組合,還包括實體店面的產品,也可以提供,也就是把實體店面想成是你的第二個倉庫。」瞬間化解了他的焦慮。
修正自己是家庭和諧的起點
俊林則反思在孩子小的時候,自己曾因不懂管教方法而訴諸打罵,並用「無能的父母」形容當時的自己。他表示,進入太極門後看到師父總是用正面鼓勵的方式教導弟子,於是他「修正自己」,開始用智慧處理教養問題,例如:透過要求孩子自行負擔非必需品的部分款項來培養金錢觀、利用睡前等放鬆時刻與孩子溝通讓效果更好。
俊林表示,孩子因為從小在太極門成長,接觸不同年齡層師兄姊,自然而然達到「易子而教」的效果。此外,宣宇有機緣跟隨師父至美國紐奧良及印度進行文化交流,推廣愛與和平的理念,這些珍貴的經驗與視野,單憑父母的力量是無法達成,也是無法用金錢換取的。
母親淑琪表示,太極門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讓為人父母者懂得先改變自己,進而才能影響孩子,營造出彼此理解的家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