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順就笑(孝)了——用智慧翻轉人生與教育
2025-10-03
從波折到翻轉的教學之路
沈信廷是位高中地理教師,教學近二十年。他坦言,教書從來不是他的志願,早期教學之路困難重重,甚至曾遭學校解僱。但他並未因此放棄,而是透過太極門師父的智慧啟發,學會「山不轉路轉,路不轉心
沈信廷的教學座右銘「對就是錯、錯就是對」,強調修正與理解的重要性。他認為,學生犯錯是最好的教育機會,老師要懂得放下身段,與學生建立信任與同理心,也讓家長感受到真正的教育關懷。他曾以同理學生及尊重學生的感覺,成功引導讓師長都頭痛的學生順利畢業,也讓學生感動地說:「老師,我覺得能夠遇到你真好,你好像我的朋友,也改變了我很多。」
沈信廷強調,學生、家長與老師之間不應是三角對立,而是老師與家長結盟幫助學生能體會家長的愛與關懷或老師與學生結盟幫助家長了解他的小孩。他善用學校資源,包括營養午餐、志工、輔導老師與家長會,協助身障生與家庭困難學生。他甚至自掏腰包補助學生餐費與提供學校打工機會,讓學生在學校感受到溫暖與支持。他說:「能夠同班就是有緣,惜緣惜福,教育不能等。」
從叛逆對抗到體貼懂事的親子陪伴心法
沈信廷也分享自己兒子的教養歷程。身為獨生子,因集三千寵愛於一身而無法理解與人分享與以禮待人的處事態度,因此當兒子做錯時,面對沈信廷的管教竟然被小孩叛逆反嗆,突如其來的衝擊,讓他開始深思自己的教養方式,體會到「放怕飛、捏怕死」,猶如手中握著小鳥,如果用力則怕捏死,輕抓又怕牠飛走,無法拿捏精準的力道,猶豫不決於立場和態度,讓父母不知該嚴格控管或自由放任的矛盾心境。
沈信廷提到,幸運的是,兒子從小入門練功,與年齡相近的師兄姊一起成長,漸漸的學會照顧他人與分享。他會用零用錢請朋友吃東西,長大後甚至主動給父母「零用錢」,展現出成熟與感恩的心。沈信廷認為,親子之間的相處關係要有智慧,關鍵在於為人父母要能放下身段,用真誠的關懷與小孩溝通,讓彼此都能感受到愛對方的心。
用真心化解衝突的愛與陪伴
退休後,沈信廷成為父母的「免費代步車」,全心照顧高齡父母。他分享疫情期間與父親同住隔離病房的經歷,強調「健康不能等、孝順不能等、了緣不能等」。他說:「照顧老人家,要用一顆真心去對待。」作為照顧長者的核心智慧。
沈信廷的父親在86歲時曾因脊椎粉碎性骨折住院,三年不到歷經長照評估與復健,從四級進步到三級,展現驚人的復原力。母親也曾因骨質疏鬆提重物而髋骨斷裂緊急開刀,但在家人細心照顧下半年多的時間便逐漸康復。沈信廷強調,老人家跌倒後的照顧極為重要,復原期長,需要耐心與智慧,由於爸媽多年來在太極門練氣養生,因此復原能力遠遠高出類似年紀的人。
「我的人生智慧因為有師父的教誨,命運從此改變。」,沈信廷很感恩師父收他為太極門弟子,因為能練氣養生得健康,會修心養性改脾氣,有智慧才能化解衝突,也才能讓家人的氣順了、也就會「笑」了,也能盡「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