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輔導老師解析親子關係與情緒能量的生命課題
2025-10-14
張淑瑩分享中秋烤肉聚會家人四代同堂的溫馨歡樂,提到家庭和諧來自每位成員的情緒能量與思考習慣。她強調,親子關係不僅是與孩子的互動,也牽涉到與上一代的情感連結。
透過學校輔導案例,張淑瑩分析家庭常見的情緒摩擦與誤解。她指出,父母若將童年缺憾投射在孩子身上,過度干涉反而造成反感;外界壓
張淑瑩表示,孩子的壓力多來自被否定與不被信任,而非課業本身。父母的言語會深刻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鼓勵與讚美能提升自信與幸福感。父母若能放下框架,以理解與支持取代批評與擔憂,將能有效改善親子關係,提升家庭幸福感。
情緒的根源來自「念頭」,若不認識自己,就容易累積情緒雷點,導致人際摩擦。張淑瑩提醒大家:「問題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你怎麼看
張淑瑩進一步說明情緒與能量的關聯,正面思考產生正向能量,提升行動力與效率;負面思考則導致疲憊、行動力下降與低能量。她以能量表指出,能量高於200者思考清晰、有效率;低於200則易陷入負面循環。她鼓勵透過練功與情緒管理,提升自身能量,創造幸福人生。
張淑瑩也提到現代身心症如憂鬱、恐慌、焦慮已成全球重大社會疾
練功三十年的她比喻每個人如同一棵樹,唯有根基穩固才能抵抗風雨,強調「固本培元」的重要性。補身體是基本,更重要的是補腦與補心。張淑瑩認為太極門練氣功不只是鍛鍊身體,更是學習陰陽平衡智慧,培養正向能量,面對未來不迷失。
來賓陳小姐強調「以身作則」、「耐心溝通」、「愛的教育」,反對打罵式教養。黃先生認同「正面思考」與「正向循環」,認為能改善社會氛圍。馬師兄分享曾從低能量環境轉變後,開始每天保持開心,散發正能量。邱師兄對「發脾氣前先思考」產生共鳴,學會冷靜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