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感恩心
許文菊
許文菊 2009-07-02
美濃是一個民風淳樸的客家庄,居民傳承著祖先克勤克儉的精神,一般人對客家人的印象就是節儉、刻苦耐勞。我的公公非常節儉,例如一尾魚吃得只剩下骨頭,他仍會把它留到下一餐吃;盤中的殘渣他會把它們集中一起,毫不浪費掉。每到除夕前大掃除,就會上演你丟我撿的戲碼,因為他會把我準備要丟掉或是要送去資源回收的東西,一件一件的檢視一番,然後再一一留下來。在我們眼裡,他是省得離譜,而在他的觀點,只要是能吃的、能用的,就不可以浪費。長期下來,我對公公只有負面的觀感,甚至覺得能不碰面就少碰面。公公有些重聽,講話總要很大聲,就像在吵架一樣,每說一句話都要重複好幾遍,久而久之我也就不喜歡和公公說話。
但是,現在我的想法已有所改變了!在太極門練功多年,不斷學習轉好念、學好戒壞,我逐漸了解公公的嘮叨只是因他不擅言辭,不懂得修飾,其實他並無惡意,只是很直接的表達他的關心和惜福。公公要我們吃多少煮多少,更是在提醒我們要惜福,煮得太豐盛,結果吃不完剩菜一堆,反而成了一種浪費。師父一直引導我們要愛護地球、愛惜糧食、愛世人,如果自己沒有身體力行,那豈不是在紙上談兵嗎?
自從心念一轉後,不但發現公公的優點,更會用心觀察他;知道他比較喜歡吃哪些菜,就會照他的口味去煮。我有時也會問問他最近的情況如何,前陣子他有些感冒前兆,我主動關心,提醒他要多喝開水,若情況沒有好轉就要去看醫生。公公聽了也覺得很高興,知道我是在關心他。師父常教我們說當我們無法改變別人時,就試著先去改變自己。當我改變自己的心態,終於感受到這句話的涵義了。因為我發現出於真心去關心人家,對方也會感受到,自己開心,聽的人也會覺得高興。
能成為一家人是多麼不容易的緣分,師父說:「善緣善了,惡緣也要善了。」人間道是最好修行也是最難修行的,遇到平順的關卡輕鬆過關,遇到難題要懂得如何運用智慧去化解。現在我不僅為人媳,也是為人母,我希望孩子懂得惜福、孝順,當然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則。吃完飯我會泡茶給公婆喝,看到好吃的點心,也會買回來請公婆吃,讓孩子在和樂幸福的家庭中耳濡目染的學會孝順、成長茁壯。
感謝師父教我用智慧化解我對公公的不滿,讓我以一顆感恩心感謝公公對我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