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氣定神閒的媽咪
洪毓美
洪毓美 2009-07-29
以早上出門為例,要將大女兒叫醒、刷牙、喝奶、穿衣服、穿鞋子,簡直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先是叫不醒,再來是不刷牙,再不然就是喝奶喝很久;好不容易要穿衣服了,又常為了要穿哪件,母女意見不合,弄得自己氣呼呼,女兒哭鬧不停。每天早晨就在我一陣陣的「快點、快點、快點」聲中半拉半推的將女兒送到幼稚園。到了晚上接女兒回來時,又面臨重大考驗,我得在一個半小時內煮好飯並且吃飽,好去托嬰中心接小女兒回來。偏偏五歲小孩不太有時間概念,吃飯又慢,常常不能讓我在預定的時間內吃飽,搞得我神經緊張,脾氣暴躁,弄得孩子飯也吃不多,自己晚餐吃得也很緊張。這種日子過久了,不僅胃不好,也讓自己變成了「老是橫眉豎目的媽媽」,讓孩子害怕上學與吃飯。
自從進了太極門後,師父語重心長的教我們要「愛自己」。想想自己每天早晚一次吼小孩、發脾氣,把自己弄得肌肉緊繃,緊張兮兮,常常大吼大叫,難怪多年來咳個不停,實在不是愛自己的行為,同時孩子也不快樂。於是決定改變原來的生活模式以改善母女關係,希望每天能快快樂樂出門,且寧靜和諧的吃一頓晚餐。
首先,我先告訴自己先放鬆,不要逼自己太緊,也不要逼孩子太緊,最重要的讓孩子學會時間概念與打理自己東西的能力,要給她時間,尊重她自由行動的權力與選擇衣服的權力,媽媽只要擔任提醒與幫助的角色。當我的念頭轉變了,每天早上放鬆的我,神情是愉快的、語氣是柔和的、孩子笑容是燦爛的,她會聽我溫柔的提醒去刷牙洗臉;當她表示要穿她最愛的那件漂亮長裙時,我會給她肯定,同時她也會告訴我:「媽媽今天我穿這件,明天我會拿別件,妳放心。」當我開始給她自由決定何時刷牙喝奶時,她慢慢的知道動作慢、不專心會耽誤時間,也知道上學是她的事,不是媽媽的事。現在每天早上母女的衝突已經變少了,我也不用一直說「快點、快點、快點」。
晚上吃飯時,我也告訴自己,吃飯要輕鬆愉快,大不了接完小女兒回來後繼續吃,不要再趕了,孩子若吃不下就待會再吃,同時告訴女兒她若吃得多,且有乖乖吃完,我會寫在聯絡簿上,讓老師知道她在家是個乖寶寶。因女兒很在意我在聯絡簿上寫的東西,晚上吃飯變得非常配合,還會不停的問我吃魚會變聰明嗎?吃胡蘿蔔眼睛會亮亮,對嗎?現在母女的晚餐是和諧與快樂的,我們還可以天南地北的聊天。
感謝師父告訴我要愛自己,從「愛自己」當中我發現自己不但得到快樂與寧靜,同時周遭的人也能因此而受惠。現在面對孩子,我可以氣定神閒,讓孩子真正成長並學習她該學的人生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