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你真好
李鴻瑛
李鴻瑛 2009-09-16
其實,從事教職的我,也曾陷入在「望子成龍」的迷思中,對孩子的管教是採取權威式教育,不管是生活行為或是課業方面的表現,不容許孩子有些許疏失,無形中帶給孩子極大的壓力與挫折,也造成孩子不太敢主動親近我,親子間的關係隔著一道高牆,很難跨越。記憶中他讀小學二年級的某日放學時,發現他雙眼無助的蹲在靠近大門的鐵欄杆後面,不像平時會主動走出校門口等著我接他回家,從他的神情看得出其內心隱藏著擔憂與害怕,經過詢問,他才支支吾吾的說:「這次月考的數學科分數退步了!」非常擔心其成績沒有達到規定的標準而被我嚴厲責罰。因為以前的我對某些事情的要求會有些執著,不容易接納別人的意見,尤其是對於孩子的成績更是在意,不容許有任何成績的退步。
直到自己和孩子一起進入太極門練功後,因為師父給了弟子最好的身教和言教,並明示「讀書的目的是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而「親」的拆字是看得見彼此的辛苦,練功真是一種使自己氣息平穩的好方法,心平靜下來後,人就容易反省自己。後來經過不斷的內省過程,終於體認到自己以往不當的威權管教方式是不好的,才漸漸學會放下身段去尊重孩子的想法;不再以自己的高標準來衡量孩子的表現,而改以鼓勵來代替責罰。「沒關係 慢慢來」變成我的新思維,漸漸的我發現孩子變得比較開朗而不再畏縮,也願意親近我了,無形中母子間的互動關係有了微妙的轉變,談論的話題也變多了,也使得每天的接送是一種親情的享受,坐在機車後座的他會緊抱著我分享在學校中發生的趣事、以及心情的變化,還會貼心提醒我注意沿途的交通號誌變化,母子倆每天就這樣開開心心有說有笑抵達家門。
有段時間,我因工作關係往返雲林與高雄之間,無法好好照料孩子們的生活起居,懂事的兒子不僅會照顧妹妹,還事先和妹妹洗好澡,準備好一切等著我回來,減輕了我許多的負擔。頗幸運地,後來我如願介聘回到離家不遠的學校任教,不再疲於兩地奔波,這一切都要謝謝孩子們的體恤。
從小就入門練功的兒子,跟著師父學習人生智慧,面對問題時,學會分辨是非、對錯,再思考解決的方法;同時也在太極門這個大家庭受到師兄姊們的關愛與鼓勵,並能將這份「愛與關懷」轉而幫助同學,頗受師長和同儕的好評,還曾獲選班級模範生代表;在家裡,也會主動和妹妹分擔家事,幫父母分憂解勞。做事一向細心的他,外出或睡覺前,都會再次仔細檢查家裡的門窗及瓦斯是否有關好,彌補我有時候的疏忽。感謝我親愛的兒子,我要在此對你說:「孩子,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