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知道如何當爸爸
張宇城
張宇城 2009-09-17
我育有二子一女,老大、老二的教養方式都沿襲傳統的威權主義的教導。週一到週六的課餘時間,我安排他們補習學科及四種以上的才藝課程,猶如十全大補湯般,他們也都很認真且順利地達成我所預設的目標,讓我感到自己辛苦的付出是值得的!偏偏老三就是和哥哥、姊姊大不同,尤其進入國中青春期,更是叛逆又倔強,權威的教育方式對他根本無效,還產生了反效果。從剛開始的不上才藝課到漸漸地不去補習,甚至將課業完全放棄,開始流連網咖、蹺課,最後竟然演變成中輟,這一連串的事件,讓我既憤怒又憂心!有一次,我又因為他蹺課而罵他,還氣得叫他滾出去不要再回來了,沒想到他真的出去了,且徹夜未歸,我一整夜都在等他回家。隔天早上他全身髒汙發臭的回來,見到一語不發的他,我眼淚就掉了下來,父子兩眼相對卻無言;我除了心痛、不捨與震驚之外,也問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自己所謂的「愛之深、責之切」,是真的需要嗎?自己所認知的傳統教養方式對他可行嗎?
我開始徹底反省自己,想想自己在太極門練功,師父對我們總是因材施教,同樣的道理,師父會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讓我們明白;還有師父對弟子那一顆永不放棄的心,即使弟子魯鈍、不聽話或懶散,師父始終都沒有放棄過,還是不斷地諄諄教誨、循循善誘要弟子走向光明正途,要弟子學習勇敢、不要害怕困難。師父身教與言教喚起了我的信心。我靜下心來思考,自己該如何解決與面對問題?一方面我開始學習放下父親的身段,主動和兒子溝通;一方面則善用學校的輔導資源、以及警政等專業團隊的協助,運用多元的管道來協助孩子重新回到學校生活。
一段時間的重新學習與轉變後,再次面對兒子的我,已經能用同理心來接受他不愛讀書的心情,也明白每個孩子的志趣有所不同,我不再逼他補習,也不再強迫他學才藝,而是讓他參加學校的技藝班,爾後亦可往技職教育發展,不再執著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我改變了很多舊有的管教方式及教養態度,撥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他,常常在他下課後,和他窩在廚房裡,一起做蛋炒飯、一起分享心情、一起討論未來。現在的他因為我的轉變而變得更能與我溝通,父子之間也不再怒目相向及口出惡言了。
歷經親子關係的試煉,原以為是兒子得到了救贖,其實不然,真正得到釋放的是我的心,真正得到救贖的人是我,我改變了以前那個自以為是的父親。師父的身教給我一顆永不放棄的心,鼓舞了我、改變了我,我終於知道如何當爸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