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媽媽走一樣的路
魏麗玉
我出生於台灣光復的第二年,在那個年代,老百姓生活都很清苦。家中務農,母親又是長媳,自然每天都有忙不完的農事、家務事。而我有12個兄弟姊妹,排行老五的我,記得從國小一、二年級開始,就要幫忙帶弟妹,印象中總有剛出生的小小弟妹要帶,所以年紀稍長時我就想:母親一生辛勞,默默的付出,雖極少抱怨,也鮮少露出開懷的笑容,我長大以後絕不步入母親的後塵,不要嫁給農人、也不要生太多孩子。
後來,我如願嫁個上班族,當個單純的家庭主婦,不必做農事,也只生了兩個小孩,但是我的身體狀況,卻一直比不上年邁的母親,這幾年回娘家看到母親越來越開朗健康,再對照自己,不禁有點感慨!說起來真要感謝弟弟,除了平日對母親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料,還帶她到太極門練氣功,高齡的母親從此不再被偏頭痛、失眠病症所困擾,弟弟的孝心令我感動,而更令我覺得心動的是,看到母親練功後轉變得那麼健康、快樂的模樣!
想起來真覺得不可思議,母親原來是個性內向、沒自信的傳統婦女,從不會主動與人搭訕。可是當我第一次跟她來到道館,看到她是那麼開朗大方的和大家打招呼,師兄師姊看到她也都會主動上前和她擁抱問候,當時我不禁懷疑,那個笑得那麼開心、快樂的師姊,真的是我的母親嗎?從那一刻起母親的笑臉就印在我的心上,深深觸動著我,那天回家後心裡一直有種感覺,就是「我也希望能和母親一樣,在人生的黃昏期,能夠健健康康、快快樂樂,有一群好師兄姊親如家人般的大家庭,可以歇歇腳、談談心;有明師指引修身養性,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於是我決定了要和媽媽走一樣的路,就是--進入太極門練功。
一向有偏頭痛及失眠的老毛病,在短短幾個月的早晚練功下明顯的改善。練功後我也慢慢發現,原來自己的個性幾乎和「以前的母親」一個模樣,太內向,所以沒有很多的朋友,遇到難題或心中有困擾時,總找不到好友可以聽我說說心事、給些安慰,心裡老是有孤獨的感覺。但自從來到這個大家庭後,好多可愛的師兄師姊們都會來鼓勵我,笑咪咪的關心問候,讓我漸漸的把心打開感受這溫暖,然後不自覺的臉上多了笑容;生活中若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我也會先找媽媽師姊談心,她會用師父的話開導我:「要轉念、凡事往好的地方想。」而自己心頭的苦在媽媽的愛的話語中,漸漸的轉化為正向的力量。
很高興可以和媽媽走一樣的路,也很慶幸能和她一起活到老、學到老,開心滿足的擁有越來越健康、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