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罣礙兒子的名次
陳玉侑
陳玉侑 2009-10-25
以前看診時,偶爾有些比較熟識的患者會向我炫耀他們的孩子功課好,並試探我孩子的成績,而我總是岔開話題,因為我不願去碰觸心中的痛--兒子的成績。
從小我們兄弟姊妹功課就好,個個考上第一志願。在子侄輩裡成績好都不令人意外,唯獨我兒子,每次考試的名次,讓我常笑他,我們家三代十幾個人加總起來都沒他多。雖然知道學校成績不代表一切,但是對沒有其他特殊才藝的兒子,總不免替他的前途掛慮著;甚至有時會怪老婆沒有善盡教導之責,讓我在診所忙碌一整天後還要操心兒子的功課。曾經一度還想辭去晚上的班,親自調教,因為以前自負的我,從不認為有我做不到的事。
對於兒子的成績一直耿耿於懷,直到我進了太極門,從師父洪道子博士的身教、言教中領悟了:心柔軟,心量就會大;心量大就能放下執著。長久以來執著於兒子的「名次」,靜心思量後才發現原來是自己的心量小,無法容納別人的不完美。另外,也由於自己的心不夠柔軟,對兒子總是疾言厲色,甚至產生放棄的念頭。而師父對於任何一位弟子從不放棄,總是不厭其煩地對我們一遍又一遍的教誨。心想,我們不是師父的親生孩子,師父都能無怨無悔地付出愛心與耐心,而自己對兒子是否能及師父之萬分之一呢?汗顏之下,我重新省思對兒子的態度:是否一直以來我都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是否我要求他的成績只是為了不讓自己丟臉?是否我在教他功課時心不夠柔軟、口氣不好而導致反效果?這些都是我未入門前不會去反省的事。
在我入門一年後,兒子也進入太極門接受師父教導,因為我練功後改變不少,相信兒子一定也會有所進步。果然,兒子入門練功兩年多至今,他的心安定了不少,在書桌前比較坐得住了,也願意為他的課業多盡一份心力。我也撥出時間陪伴兒子,父子二人圍坐在桌前,我拿一本書,他準備課業,父子都覺得很溫馨,所以這次月考成績是他上國中以來最好的一次。
在太極門我不但「學會接受」,了解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同時也「懂得欣賞」,因為兒子除了功課不太好之外,他的本性善良、人緣好、體貼,比方每當垃圾車來時,他總是搶著倒垃圾,這都是以前被我忽略的優點。如今我們父子不再為「名次」而罣礙!同時當別人問起我兒子的成績時,我可以很大方地告訴他們,我兒子已經漸漸在進步,以後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