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室的省思--救人不如救心
許軒豪
許軒豪 2009-12-18
所謂「救人不如救心」,可是到底要怎樣做,才能真正的救一個人?我從這十多年來跟著我的師父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練氣養生中找到了答案--想要救別人就先要救自己。道理就像一個會游泳的人,才能救一個正在溺水的人。而想要救自己,就必須同時救自己身體及心靈的「兩顆心」。
救自己「身體的心」
一顆正常的心臟,雖然只有300公克左右,每天卻要跳搏出六至七公噸的血!心臟雖小,憑著收縮舒張、鬆緊之間將陰陽平衡藝術發揮到極致,卻能輕鬆自如的提供人們每天生命所不可或缺的能量。科學家統計過,一顆正常的心臟,應可自然跳動到120歲以上。可惜的是,我們都常常虐待我們的心臟。以我而言,自小三不五時的發燒、扁桃腺化膿、中耳炎;長大後,過敏性鼻炎嚴重到沒有口罩就很難正常的上班開會;腰部也因年輕時的運動傷害,即使定時去整椎拉腰,也常痛苦難眠。心臟既為生命中樞,這些周遭器官的痛苦,理所當然的會一起埋單,概括承受。難怪有時會感到左胸痛,原來是心臟在發出警訊抗議了。
入門後常常聽到師父提醒我們要懂得陰陽平衡,師法自然。想想,心臟就是自然界的陰陽平衡大師。學習心臟規律跳動,數十年如一日的恆定功夫,自然也跟著每日練功,起居有常,飲食有節,不言中輟。學習心臟收縮時奮力一搏,打出驚人的血量,舒張時卻又完全放鬆,不接受任何外來干擾的陰陽智慧,自然在工作時專注心思,全力以赴;而該休息時馬上放下,絕不眷戀。十多年來,氣通血通,身體的諸般病況跟著大幅改善,而即使終日身處密佈病毒細菌的診間中,也已不記得上次感冒是多久前的事了。醫生的身體變好,不再捧心皺眉,病人自然也跟著受惠,不用再看到醫師「擺臉色」了。
救「心靈的心」
痼疾易治,心病難醫。心病最難醫的地方,是不曉得自己的心生病了。入門前,我覺得自己脾氣還蠻好的,甚或有些沾沾自喜。入門後,看著、聽著師父無時無刻總是苦口婆心地告訴我們如何落實修改自己、幫助別人的各種方法。這樣的師徒之情,讓自己深深感恩與珍惜,也願努力的跟著學習如何打撈心中的垃圾。經過十多年來的「打撈作業」,這才發現撈出來的冷漠自私、欲望無窮、緊張焦慮、憂鬱沮喪、生氣憤怒等心靈垃圾,足可堆積成山了。
心最奧妙的地方,就是在撈出負面的心靈垃圾時,同時也能裝進歡喜、自在、感恩、勇敢、轉念等正向能量。有了這股能量,我從「下班回家後只負責看報看電視」變成「回家搶著洗碗倒垃圾」;從「看診時一臉倦容,病人問一句答一句」變成「看診時精神飽滿、心生歡喜,感恩每個病人讓我有機會為他們服務」。我的師父光是教我如何救自己的心,就讓那麼多人得以受惠。心的功夫,實在奧妙無窮。
以心養心、以心護心的良性循環
藉著在太極門中練氣養生、性命雙修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一個充滿活力的心臟,能讓身體氣血通暢。心靈得到氣的滋養後,成長得更加美麗茁壯。而這樣喜悅自在的心靈,又能讓造成焦慮緊張、身體免疫力下降的壓力激素等也大幅下降,同時保護心臟免於加速跳動、提早報銷的噩運。藉著周而復始「以心(臟)養心(靈)、以心(靈)護心(臟)」這樣良性的循環,我感受到古人所說的「心心相印」的另一層涵義。
小時候讀到陳之藩先生的文章【謝天】,裡面提到他在經歷人生的歷練後,才體悟到無論什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吧。當時就好喜歡這段話,數十載過去了,也有了更深切的體會。感謝老天,讓我在極其有限的人生中,能遇見我的師父,跟他學到如何打從內心真正的感謝父母、親友,以及每日所遇到認識及不認識的人,也得以體會到這麼棒的心之藝術,讓自己的生命得以發光發亮,濟世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