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中找到希望與勇氣
李玉華
李玉華 2010-03-21
回想十二年前,當基層警員的小弟離婚,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姪兒歸小弟撫養。因為警察工作時間長,作息又不正常,孩子在缺乏妥善照顧及關愛下,調皮搗蛋,讓獨自帶他的小弟承受強大的壓力,因此小弟常借酒澆愁。有一天,他帶著酒意打電話給我:「姊姊,我很痛苦,我想把保單的受益人改成妳的名字,好不好?」這些話讓人聽了不免心驚膽跳,感覺好像在交代後事。若是以前接到這樣的電話,我一定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應對,所幸在太極門練功多年,透過早晚練功,一吸一吐的平穩氣息,早已練就沉著冷靜、處變不驚的功夫,因此我很快就定下心來面對。我先深呼吸,再以平穩的語氣安撫小弟:「有什麼困難儘管說出來,家人一定會幫忙你、支持你,爸爸、哥哥和姊姊都很愛你,你千萬不要做傻事……」慢慢的,小弟的情緒終於穩定下來,我也鬆了一口氣。
之後我想起師父常叮嚀弟子的話語:只有自己好還不夠,還要別人一起好,才是真正的好!於是我將這件事告知大弟,並表示:「我們一定要全力支援小弟,幫助他把小孩帶大,否則一旦小弟想不開,孩子一定會成為社會的包袱,也會成為我們家族一輩子的負擔。」我也將這樣的想法告訴父親,很慶幸得到大家的認同。因此十二年來,不管在生活上或經濟上,只要小弟有困難,家人都會全力資助。
姪兒就讀國中時,有時候觸犯校規,小弟束手無策時,會打電話跟我求救,我就打電話和姪兒談心。我先同理姪兒的想法,再曉以大義,通常都可以改善他的行為。偶爾利用假日到他們的住所去看看他們,聊聊生活近況。大弟和大弟媳更是視姪兒如己出,逢年過節或假日,常載他回鄉下或一起出遊,只要小弟工作忙或姪兒想到高雄,大弟和大弟媳二話不說,就把他從台南接到高雄。寒暑假,姪兒偶爾也會到我家來玩,因此姪兒跟堂兄弟、表兄弟的感情很好,特別是高中時期,他們常聯絡感情,或唱歌或談論球賽,甚至大學選系也會聽聽大家的意見。
一路走來,姪兒的成長過程還算順遂,雖然青春期曾經叛逆過,但很快的拉回正常的軌道。雖然成長過程中缺乏母愛,但他卻從家族濃厚的親情裡得到彌補,殘缺的家庭所造成的行為偏差,也在愛的氛圍中,慢慢導正過來了。在高三準備大考時,姪兒自律甚高,幾乎不碰電腦,全力以赴,現在他已考上大學,成熟懂事多了,迎接他的是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
我常告訴小弟:「緣盡情了,好聚好散,心中不要有怨言,而且要感激對方照顧孩子到小學階段,否則你連工作都有問題。」我用在太極門學到的好心好語,及正向的心念,慢慢的就化解他們之間的怨懟,而小弟也因家人的支持與鼓勵,勇敢的面對生活困境。
小弟和姪兒已走過最艱難的時期,全家也放心了。我想如果當初我們的家族沒有伸出援手,全力幫助小弟渡過人生的關卡,現在家人一定無法安心過日子吧!這件事情讓我深深的體悟到:大家是生命共同體,要多關懷、幫助周遭的親友,但只要人間有愛,流傳不息,生活再怎麼困頓,在看似絕望的環境中,都可以找到活下去的希望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