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rgy達人就是我
翁意茹 2011-03-25
從小我就是父母心中的開心果,老師同學眼中樂觀開朗的孩子,這要感謝我的父母,在我小學四年級時,我們一家四口來到太極門修心練氣,師父要我們凡事往好處想,保持Energy,所以自然而然我的心都會朝正面思考,即使在下雨時也能開心地期待天空中的彩虹,將快樂與周圍的人分享。
記得在國中時雖然我考試常常拿第一名,老師同學都認為我會推甄上理想的國立高中,但我卻落榜了,不過我當時不但沒有傷心難過,反而安慰其他因落榜而情緒很沮喪的同學,因為在太極門師父特別關心我們青少年,師父說讀書是為了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所以我覺得學習應該是件快樂的事情,它使你變得更有能力、更成熟、更能替人著想,進而可以幫助他人,若因為成績高低而影響自己的心情與自信心,反而會造成太大的壓力。
高中時右腳因為打籃球受傷,沒有仔細檢查拖到大學時才知道是前十字韌帶斷裂,需要開刀,記得開完刀後爸爸陪我回醫院換藥,醫生告訴我們說傷口發膿,以後可能會在腿上留下明顯的疤痕時,爸爸就很擔心,樂觀的我反而安慰爸爸,要他別擔心,如果以後腿上留下疤痕,我就變「刀疤茹」了!誰敢欺負我啊!聽完後爸爸與醫生都放下擔心,不約而同會心一笑。
全家一起練功,也讓我們家增添許多歡笑,少了很多衝突,因為拜同一位師父學習心的功夫,讓我們全家培養出談心的習慣,與父母如同朋友般無所不談,每次爸媽工作回來,我與弟弟都迫不及待分享今天在學校發生的故事,吃完飯我們全家甚至會一起唱歌跳舞搞笑,所以我們家發生的大小事,總是我隔天與同學聊天的話題,同學們都聽得津津有味,很羨慕我可以與家人這麼親密。
大學住宿時我和家人每天都會通電話,因為我覺得不管我現在年紀多大,對他們來說我還是那個小寶貝,因此我更主動關心他們,讓他們不會因為子女長大不在身邊而感到失落,所以起初同學聽到我和爸爸的談話內容還以為我在跟男朋友講電話呢!有時青少年總認為父母不懂自己,所以才無法溝通,進而產生誤會,久而久之,彼此的距離就愈來愈遠了。在我看來,雙方確實有那條看不到的鴻溝,畢竟我們與他們就是二個不同身分的人,但因為省思到「孝順不能等」,我願意勇敢地去跨過那條溝,而不是等著他們過來。例如熬夜時,難免會希望隔天能多睡一點,但父母總會擔心早餐涼了,而喊著你吃飯,在權衡自己的睡意與若不起來會讓他們擔心的結果,我會快速的跳起來,不放棄和他們共進早餐的機會。或是出門時父母總會叫我們加件衣服,偏偏和當天的造型不搭,但我還是會將那件充滿暖暖的愛的衣服穿上,也安了他們的心。這樣談心的習慣,甚至到後來,爸爸因公司擴廠調到泰國服務近3年,媽媽因為公司輪調調到大陸服務1年,我們仍然維持每天聊天的習慣,只是從電話換成了skype來進行我們翁家高峰會的三方會談,使我們的家庭雖然分散在三個國家,依然能彼此關心,也更備感溫馨。
這樣樂觀開朗的能量,在我剛大學畢業沒有任何工作經驗,應徵律師事務所法務助理時,也輕鬆錄取了,後來老闆才告訴我,因為我很親切,面帶笑容,他就錄取我了。他也希望我在工作時,一直保持這種有活力,朝氣蓬勃的樣子。因為大學就讀法律系,未來有機會在司法領域工作,我想透過所學來幫助別人,期待能為司法界帶來更多Energy,真正實現社會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