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貓頭鷹或鴛鴦?
工作態度看過勞死-屏科大所長孫元勳從動物學探討健康秘訣
2011-04-20
鑽研動物世界的孫元勳所長,也以動物界的繁殖策略為例,用貓頭鷹和鴛鴦巧妙比喻現代人的工作態度。孫元勳提到自己的主修貓頭鷹科中的黃魚鴞,牠們大概一年生一、兩顆蛋,可以生十幾年,一輩子的成就約為二、三十顆蛋。再比較鴛鴦的策略完全不同,鴛鴦一年生八到十顆蛋,但是壽命非常短,因為太拼命了。這些大自然生命的定律,其實隱藏很有意義的哲理,孫元勳認為,就像人工作賺錢,有人選擇用鴛鴦的方式去拼命,有人則放慢步調。教學與研究工作很忙碌的孫元勳,為了支持同樣是學者的妻子吳幸如上山研究山豬,還兼負照顧家庭的責任,平日透過在太極門練氣養生,維持身心平衡與健康。他發覺「心的改變」是健康的關鍵,生活隨時充斥各種壓力,透過深入看待自己的問題,從根本上修改自己。根據美國壓力研究中心發現,有百分之七十到九十疾病事實上都是跟壓力有關係,壓力賀爾蒙比較多的時候,身體就會出現一些類似濫用類固醇的症狀出來,包括記憶力衰退、傷口易感染不易痊癒、較多腫瘤等毛病,歸咎是因為抵抗力下降。孫元勳建議人們要學習把生活步調放慢,像「象龜」一樣,牠心跳非常慢,而且活得非常長。
孫元勳的家庭很特別,他研究鳥類,妻子吳幸如研究所山豬,夫妻倆常常戲稱「禽獸家庭」,而且全家人一起在太極門練功,在神氣大家庭中隨時充滿快樂。孫元勳說:「我的師父洪道子博士曾告訴我『境由心生』,也就是我們面臨處境挫折,有時候是因為我們心打不開!」他看過很多在太極門練功的師兄師姊,生活不一定非常富裕,卻都有一顆快樂的心,所以孫元勳也改變對孩子十分要求的心態,他希望孩子學會面對任何困境都能保持快樂的心,孫元勳說:「就算孩子數學考鴨蛋,我也可以接受,因為我可以看到他的優點,這就是快樂的根源!」這場「順應自然 快樂之源」講座獲得熱烈迴響。當天講座在各專業領域人士引導下,敲開科學與哲學之門,讓現代人從匆忙生活步調,找到平衡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