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幸福不染輻的秘密
平衡身心磁場保平安
2011-06-09
劉明哲博士從幫民眾釐清基本觀念,「輻射是什麼?真的有這麼可怕嗎?」「福島核災是不是核爆?該不該搶買碘鹽與偵測器?」談到人類本身擁有承受輻射傷害的復原能力,一年以不超過50毫西弗為劑量限度,以照射一次胸部X光大約接受到0.05毫西弗,嚴格說除了福島核電廠內的救災人員,其餘民眾應該沒有此風險。此次日本福島核災事故,已與前蘇聯車諾比核電廠的核災事故一樣嚴重,同列第七級。比較兩者差異,福島核災因為核子反應爐無法降溫,因此大量噴灑海水試圖降溫而引發氫氣的累積而爆炸,最後釋放出大量輻射粉塵與水氣於空氣中。車諾比核電廠的核災事故則是人為的災難,導致核子反應爐瞬間爆炸開,輻射煙塵大量外洩三天,造成附近數萬名居民被大量釋出的碘131污染,後續上萬名居民相繼罹患甲狀腺癌的悲劇。
對於前一陣子搶購碘片、碘鹽等風潮,劉明哲博士也提出說明,碘131是衰變很快的放射性元素,只需八天就能衰退掉能量的一半。他建議民眾不需服用碘片或刻意食用碘鹽,只要飲食作息保持正常,多關心輻射煙塵每天飄散的方向與大約劑量即可。然而他指出更值得警惕的問題,儘管車諾比核災事故災難過了25年,核災現場仍可驗出銫137的輻射汙染,反應機組雖然被兩層厚重的鋼筋混凝土給封存,至今卻仍然在燃燒。劉明哲博士強調「全球人類恐怕都得好好地學習與輻射相處之道。」他建議人們應該趁機省思一下,未來如果真的處於輻射暴露的環境威脅下,會不會成為身心最健康、致癌風險最低、存活能力最好的人員!
針對民眾最關心的防輻方法,成為當天講座的重點,劉明哲博士指出台灣屬於一般輻射防護準備期,除了政府相關專業機構必須嚴密監測環境,以及日本進口的食品器材輻射汙染情形之外,一般民眾並不需要對於輻射進行主動性的防護,干擾原本平靜的生活,劉明哲博士引用中、外研究與實證,從「保持飲食均衡」、「愉悅的心情」與「適當的運動」等三大方向,建議最好的防護保健方式。
(一)飲食應以「安全」無輻射污染與「營養均衡」為優先考量
談到多吃黑芝麻、紫莧菜、綠茶、辛辣食品、海帶等具有效果,此外,綠豆湯也被中醫視為具有排毒的功能,番茄紅素是迄今為止所發現抗氧化能力最強的一種類胡蘿蔔素。
(二)心情的調適與正向思考訓練,能有效增加輻射免疫能力
引用多項研究,說明善良心念對於身體防疫能力有正向幫助。2011年2月間美國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在《精神病學研究:神經影像》期刊研究發表:打坐(meditation)8 週之後,打坐者的大腦海馬迴區的灰質密度明顯增,「海馬迴」是主管學習和記憶的重要部位,顯示打坐有助於身體保持安靜,讓體內進行更多良好的細胞分裂增殖,進行更新代謝,形成健康防護。而2011年3月間美國伊利諾大學在新一期「應用心理學:健康與安寧」的研究,顯示:「幸福快樂會使人健康,並且產生延年益壽的效果。」其中一項為期40多年、針對5000名大學生的研究追蹤顯示,最悲觀的大學生往往要比其他大學生早一點死亡。凱瑟醫學中心更提出「歡喜心是良藥」的呼籲,因為憂鬱症患者也有更高的骨質疏鬆比率,而且體內T細胞與殺手細胞的比率都比一般人要低三成以上。
劉明哲博士引用坊間暢銷全球的勵志書籍「秘密」所提的「吸引力法則」,指出人們心念對於自身環境的重大影響能力,認為每個人都有是宇宙中吸引力最強的磁鐵。這無法估量的磁引力,正是透過人們的思想散發出來。此外1994年間,日本IHM研究所的江本勝博士等人以高速攝影技術觀察水的結晶研究顯示:對乾淨的水發出「善良、感謝、神聖」等美好訊息時,水結晶變成美麗的雪花圖形。因此,常常正向思考,想著自己是「平安健康」的,不會被輻射污染與傷害,自然而然會是比較安全而健康!
(三)適當的運動加強新陳代謝,好心念修練氣功能改變負向磁場
每個人的年齡體質病況並不相同,運動應不宜過度劇烈,選擇適當的有氧性運動,增加血液帶氧效能,讓細胞有良好的發育環境。劉明哲博士談到公視節目「當科學遇上預言」探討2012年馬雅年曆警訊與地球磁極偏轉減弱的危機,東吳大學物理系陳國鎮教授提出現代量子物理學的專業觀點,宇宙中有百分之95的能量,存在三度空間之外的信息與訊息場能量,而這樣的能量就類似氣功修練時所釋放的能量。因此他鼓勵大家能靜下心來修練氣功,存好心做好事讓宇宙環境中多多充滿著正向能量;淡江大學戰略所林中斌教授也強調人們應該相互幫助,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自然能發散出快樂與正向能量。
劉明哲博士也以自身經驗佐證,他本身修練太極門氣功十多年,實際跟隨洪道子博士擔任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義工,八次參與太極門文化親善訪問團出訪美國、日本、印度等國,以氣功武術文化展演、世界之愛和平鐘鳴鐘儀典、愛與和平高峰會與研討會等方式,積極推動世界永續發展,希望開創充滿「愛」與「和平」的未來新世紀。他也親眼見證了國際間有許多NGO領袖對永續世界未來,同樣地無私無我付出而深受感動。至於修練氣功對於個人身心的防護,劉明哲博士在罹患癌症的母親身上獲得見證,眾所周知輻射是癌症誘發的三大主因之一,母親鄭翠玉女士曾因乳癌於1991年切除,化療一年多,身心狀況十分不好,後來修練太極門氣功之後,原本肺部X光出現的小陰影很快消失,體質獲得調整,有效改善孱弱的病體,至今20年來都十分健康,成為氣功抗癌的具體實例。
劉明哲博士引用聖經上「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現今醫學也藉由科學印證心靈的狀態是與疾病的產生息息相關。他分享在太極門裡的練功體悟:師父告訴弟子們常保一顆「快樂歡喜心」,「凡事往好處想、人間有天堂」,從自己開始做起,讓這樣的快樂喜氣在家庭、工作環境中發散,自己健康也會帶給親友健康,這都是很符合病理醫學細胞觀察的良性發展趨勢,歡喜心念的鍛鍊,絕對有助於細胞的健康增殖,也是一種防護輻射的積極作為。劉博士最後強調「保持飲食均衡」、「愉悅的心情」與「適當的運動」,仍是最好的主動防護保健方式,民眾應對於輻射危害保持高度警覺,關心而不擔心,多做好因應準備,自能人人「幸福不染輻」。
作者劉明哲簡介:
國立交通大學環境工程學 博士,現任消防署核生化災害搶救諮詢專家顧問、陸軍專科學校與萬能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陸軍司令部化學兵處輻射防護班講座;曾任陸軍核生化防護研究中心副主任、陸軍官校化學系助理教授兼系主任、衛生署中區災害應變中心輻射防護訓練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