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獨子做朋友
沈信廷 2011-06-01
我的兒子-明句就是獨子,從小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從爺爺、奶奶、伯父、姑姑到身為父母的我們,把所有的愛都給他,不知不覺以他的一言一行馬首是瞻,漸漸的養成他總以為只要會吵、會鬧就有糖吃,更不懂得「分享」、不知「禮貌」為何物。每當我們生氣訓他,他不是因受驚嚇而腦中一片空白,便是說出「你們越是罵我,我就越不想改」等令人更加氣憤的話。甚至當我用家法(棍子)伺候,隔天家法自動消失,找都找不到,直到十幾年後的今天,明句才告訴我們,棍子都被他丟到床底下去了。
「放怕飛,捏怕死」教養上的兩難讓我一度很苦惱,然而幸運的是我們全家三代都已進入太極門修心養性、學習生活智慧,對於獨子的教養方式,師父洪道子博士教導我們,要放下父母的身段,修改自己的脾氣,對小孩無知回話不要動氣,而是要運用智慧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想法,讓親子間的溝通更加圓滿,另外我也想到師父引導我們要讓小孩從快樂的玩當中學習到做人處事的道理。於是我同意讓明句去玩他想玩的線上遊戲,甚至陪他一起玩,遊戲中還請他當我的遊戲顧問,當然我也回饋一些遊戲寶物給他,於是我們的關係,漸漸的從父子轉變成遊戲中的戰友,拉近了距離,親子的溝通也順暢許多,現在明句遇到生活上的問題還會主動來問我的想法做為參考,我終於打開了明句對父母的無形心防,成為他無話不談、默契十足的忘年好友,更重要的是明句也懂得尊重我的想法了;經由此次的經驗,我也體會到長時間習慣接觸電腦,會少了與人互動的人際關係練習,如果是家中沒有兄弟姊妹的獨子,更容易養成我想怎樣就怎樣的自我個性。
還好,由於我們全家經常到太極門道館與師兄姊們談心,不僅得到許多養兒育女的寶貴經驗,明句更從與年紀相仿的師兄姊(從幼兒到研究所都有)相處中,體會到關心與分享的快樂,例如明句在道館會主動幫忙照顧比他年紀小的師兄姊,不知不覺明句成了他們心目中的偶像;又如前一陣子明句拿出了儲存多時的零用錢,請常一起玩的好友吃火鍋,慶祝他的生日。種種的表現,看在我們做父母的眼裡,明句懂得體貼與分享,真的是長大了,也成熟多了。這一切都要感謝我的師父-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我的家庭才能如此的和樂、圓滿。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與他們的小孩成為忘年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