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平衡有妙方
陳國樑 2011-06-18
家中有8個兄姊,我排行老么,先天不足容易頭暈,所以不太喜歡搭車;每次暈車的時候,全身無力、冒冷汗,感覺好像要死掉一樣。從小母親不太敢讓我出遠門,記得國中第一天坐校車放學竟然暈車,下車是兩位同學扶著我走回家。此外,我的個性木訥寡言,尤其害怕上台說話,在眾人面前發表意見,就覺得渾身不自在、彆扭,因此總是保持沉默是金。記得大一國文課,被老師點名用成語自我介紹,竟然滿臉通紅,結結巴巴,講不清楚。
所幸在一個機緣下到太極門練氣功,練功後,有回公司員工旅遊要搭乘遊覽車,因為以往暈車的恐怖經驗,讓我猶豫是否要參加,後來決定試一試,沒想到那次員工旅遊不但沒暈車,還盡情享受旅行中的美食與風景,更深深體會到健康的身心對人生的經營是多麼美妙與重要,同時也開啟封閉的心靈,迎向人群。
十多年來在太極門練氣養生,不僅讓我的身心獲得健康,最重要的是讓個性木訥、不善溝通的我逐步敞開心胸、學會說話。最近良妻師姊就稱讚我與兒子懇談有關大學聯考的事,兒子是高三生,學測成績無法達到他想讀的學校,因此就要參加指考,但自學測放榜後,我們卻一直感受不到一個高三生應有全力以赴的心情。
五月下旬,兒子的導師打電話與良妻師姊溝通孩子在學校靜不下心,常常跑去打球,讓導師深感困擾。以前的我因不善溝通,常以數落孩子的不是為開場白;但是當天晚上,兒子師兄處理完所有事情後,在心情放鬆的氛圍下,我與良妻師姊先關心他最近在學校讀書的狀況;起先兒子沈默不語,我仍心平氣和問他:「有什麼困難需要協助?」溫情關懷下,兒子提到因為姊姊從小到大,不論學業或課外活動表現都很優異,所以他也不想要太差,「想考好」卻變成壓力無從抒發。
聽了兒子一番告白後,我提醒兒子不要忘了「師父常提醒弟子讀書的目的是學做人處事」,爸、媽不是以成績為導向的父母,只要全力以赴,無論結果如何都是好結果。當然有心想唸書也要有好方法,女兒也分享給弟弟當時她考大學得高分祕笈,聯考前天天練功打坐,精氣神足,唸書自然事半功倍。
一席men’s talk讓兒子在指考前的一個月找回為自已而戰的動力,當下心中充滿了感恩,全家修習太極門氣功多年來,不僅讓全家身心健康和樂,更是在生活碰到困境時處處有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