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憂鬱 快樂過每一天
蘇春錦 2011-08-19
在我生了第一個孩子後,先生希望我辭掉工作自己帶孩子,所以我自此做一個全職媽嗎,但個性較封閉的我生完第二個孩子後,似乎也有產後憂鬱症,兩個孩子每天晚上輪流哭鬧到半夜兩三點,因擔心先生白天要上班會太累,因此都是我獨自照料孩子。我曾問先生:「有沒有覺得我生完老二後有什麼不一樣?」先生回答:「不知道!只知道妳不是這裡痛就是那裡痛。」得不到先生慰藉的我,身心俱疲,加上喪母之痛,以及先生的收入也越來越不穩定,孩子生病了,沒錢看醫生,擔心著房租、三餐從哪裡來?不知日子要怎麼過下去?有時我會在黑夜暗巷中遊蕩,有時騎機車亂逛,滿腦子想的是希望有人把我撞死……整個人處於完全負面的想法,所以體重一直下降,打罵孩子成了家常便飯,或者一想到媽媽,就縮在牆角哭泣,原本愛笑的我已經不知道怎麼笑了。常思索:人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我曾多次計畫著要帶孩子一起死,還想著要怎麼死比較快,當時心裡就是想要讓先生傷心、絕望!
就在我身心幾乎崩潰時,弟弟帶我到太極門練氣功。為了改變自己,我天天練功,藉由氣功調養自己;師父、師母對弟子的慈愛讓我漸漸走出喪母之痛,師父常常叮嚀「凡事往好處想,人間自有天堂」、「痛苦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何不快樂過每一天!?」「天無絕人之路,一支草一點露」,在師父的諄諄教誨中,我學習轉念的功夫,時時提醒自己平心靜氣的看待與處理生活上的瑣事,並以開心的笑臉面對家人。
雖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轉個念想想,能用最少的費用做出一家人的晚餐,或偶而採點野菜變換口味,覺得自己好棒,很有成就感。生活不再是痛苦,而是一種學習、一段人生過程,朋友好奇的問:「你怎麼還能笑得出來?」為什麼笑不出來?我們很好啊!有朋友偶而會給我們帶來學校營養午餐剩下的菜、有人會給我們很多衣服,我們家豐衣足食呢!孩子是上天賜給我的天使,我和孩子一起玩益智遊戲,孩子陪我一起聽老歌、跳華爾滋,我們像好朋友一樣。我們全家都在太極門練功,共同在師父的教導下學習「親,是看見彼此的辛苦」,孩子們變得貼心且更能體會父母的辛勞,而我與先生也重新學習夫妻相處之道。我不再當悶葫蘆,對先生有所不滿時,我就會說出來希望他能改進;或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事情說清楚了就不會生悶氣了。以前先生曾經對我炒的高麗菜一口都不吃,高麗菜很好吃啊!為什麼他不吃?他不高興,我也不想問,後來才知道原來他不滿我每次都炒那麼大盤。現在我只要看他某樣菜吃得太少,一定會笑笑的問他為什麼不吃?走在路上或過馬路,他不牽我,我就會主動去勾著他的手;偶而心血來潮,我就會邀他帶我和孩子去海邊看夕陽、去都會公園散散步......。經濟雖然依然拮据,但一家人能在一起同甘共苦、享受天倫之樂,就是最幸福的了。
太極門是個溫馨的大家庭,溫暖每個人的心,我不再封閉自己,尤其跟著師父與師兄姊在全省各學校及相關單位推廣「愛與和平人權宣言」等連署活動,讓我更懂得尊重生命,不僅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別人的生命,我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心中有愛,就能和平的解決每一件事。
天賦人權,每個人都有生存權,即使為人父母,也沒權利決定子女的生死。幸好當年我沒有鑄下無法挽回的大錯,如今才能享有如此快樂的天倫之樂。也願天下人不管遇到什麼挫折,都能勇敢的面對,快樂的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