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我那樂觀的孩子
陳怡如 2011-12-11
兒子的話讓我覺得好笑,也讓我想起從前的我,求學時期我就是那種對成績斤斤計較的學生。考試時總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只要一考不好,就會鬱卒難過好幾天,我會不停的責備自己為何那麼粗心,接著就會開始鑽牛角尖想很多負面的事轉不出來。畢業後出社會工作也是如此,總是用一種批判的眼光看這個世界。
一直到我進太極門練功,師父教我們太極陰陽的智慧:太極圖騰有黑有白,黑色裡面有一點白;而白色裡面也有一點黑。從前的我總專注在白色裡的一點黑,專注於自己失去的、沒有的,雖然考了99分卻一直想著那失去的一分,而忽視生命中美好的99分事物。師父讓我明瞭,陰陽本就存在於萬事萬物中,就像事物的一體兩面,端看自己的心如何看待它,這些智慧的話語讓我豁然開朗。從前的自己總是看著缺點並把它擴大,難怪會覺得這個世界不美好,其實只要換個角度、轉換個好心情、轉個好念,這個世界就會大不相同。就像太極圖騰中黑與白的部分,當我注視著太極中黑色的一點,陰暗的一面把它擴大,這個世界就是黑暗的;但反過來若我將白色的一點擴大,這個世界就是明亮的陽光的。
我將這個轉念的功夫運用在生活中,透過不斷的練習,用正向思考來看待事物。當有不順心的事情發生時,我不再讓自己陷入悲觀情緒中轉不出來,而是不停的鼓勵自己「感謝老天爺給我這個考驗,我才能知道自己擁有很多。」或者是想著「就當成壞運正在出清吧!總有出清完的一天。」用好心念將心中的太極轉動後,我發現自己真的很幸福。我也將這個轉念的功夫運用在親子互動上,盡量去看孩子的優點,用正向的態度去鼓勵他、引導他,讓他也能欣賞自己、看到自己的優點、對自己有自信。畢竟分數是一時的,培養孩子用正確的態度勇於追求知識才是長久的,明瞭自己的優勢、對自己有信心、才能讓他歡喜面對人生種種的考驗。在與孩子檢討考卷時,我不會只看他錯誤的部分,也會看看他答對的部分,那部份是孩子認真學習所得到的知識,有時我會發現就算我來回答也不見得都會,這時我就會適時的稱讚他。而針對答錯的題目我們會將它先分類:粗心錯的跟真的不會的,並討論該用什麼方法來降低粗心錯的、該用什麼方法讓自己學的更廣、更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檢討完後,我們就將考卷放在一旁,開心的繼續談話。
有一次他突然問我:那你跟爸爸以前小學都考幾分呀?我告訴他:我跟你爸小學幾乎都考第一名、接近滿分。他聽到後突然有點小挫折,我心想:會不會太刺激他了,傷了他的心。沒想到不久他就突然若有所悟的告訴我:「我想這應該是你們小學時的題目比較簡單,所以你們比較容易拿到滿分,而我們的題目比較生活化、比較靈活,所以不容易滿分。加上我們班的同學幾乎都有在補習或是上安親班,而我是沒有補習中成績最好的!」說完他又得意的對我笑。我聽完他的回答,突然很感恩我的師父,他敎我改變自己懂得正向思考,我才能教導出這麼樂觀快樂又有自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