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壓力 心理師如何找回身心的平衡
家齊 2025-08-13
人體在遭遇壓力時,會自動調度身體的資源來對抗壓力。短時間內雖能承受,但若壓力持續過久,身體資源將逐漸耗竭,進而出現極度疲勞、失眠、內分泌或自律神經失調、肌肉緊繃疼痛等症狀。家齊表示,運用呼吸練習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放鬆技巧之一。透過有意識地緩慢呼吸,可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運作,幫助大腦接收到「可以放鬆」的訊號,進而改善高血壓與焦慮;而在太極門練功,就是不斷練習呼吸與放鬆。家齊初入職場擔任老師時,設計教案常令她壓力倍增,深怕活動無法吸引小朋友,但透過練功習得的身心放鬆技巧,讓她能適度舒緩壓力,以平常心面對挑戰。
許多人對壓力的感受,往往來自於對「尚未發生」或「已發生」事件的反覆擔憂。這些無法控制的思緒,會讓人深陷焦慮與無力感。因此,專業心理師會引導個案將意念專注於當下,這也是重拾心理穩定的第一步。同時,轉念也相當重要,重複抱怨同樣的問題對解決困境沒有實質幫助。如果能學會在逆境中找到值得感恩之處,就能夠幫助情緒跳脫惡性循環。
家齊分享自己遭遇家人接連生病,媽媽被發現有腦血管瘤、弟媳罹癌、爸爸中風,連續的打擊幾乎讓她崩潰。但一家人都在太極門練功,彼此用正向能量支持、鼓勵,過程中沒有埋怨、沒有爭吵,反而讓家人的感情更緊密。目前她在醫院當小主管,除了面對上級交辦的事項,還要監督下面執行進度,壓力大到想離職,但轉個念,感恩這是學習機會,熬過這關就會成長一點。
陪伴也是面對壓力不可或缺的一環。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但人們往往不願正視,只有在陷入谷底時才感到孤寂與無助。遇到這些苦難,心理師就是讓個案知道,每個人都會遇到苦難,在苦難的階段有人陪伴,就能大大減輕孤單與無助感。
家齊表示,自己是個非常有自我想法的人,從小到大,跟父母吵架的次數不算少。孩子在家如果支持度不夠,便容易向外尋求肯定,甚至走上偏差的人生道路。家齊說,因為有很多師兄姊的陪伴,加上自己參加神鼓陣的練習,師兄姊的鼓勵與讚美,讓她無形中找到自我價值。這份溫暖的支持,讓她在壓力之下沒有走偏。
壓力無所不在,人們在無法控制自己與他人念頭的情況下,容易發生口角。在太極門練功的好處是,雖然無法完全消除壓力,但在許多正向能量的師兄姊陪伴下,自然而然學會轉念,學到如何調適身心和放鬆,與壓力共處,為自己的人生路提供溫柔而堅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