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中找到生命的轉折 迎向陽光燦爛的人生
2025-09-22
三十多年前,蔣瑞琴大學畢業隔年即考取律師資格,當時錄取率極低,原本是家族的驕傲與喜悅。然而,一個半月後,她的父親因心臟病驟逝,三個月後,她自己也因罹癌而切除左側甲狀腺,需要終身服用藥物,她暫時失去了聲音,無法執業,只能在家休養,在雙重打擊下,身心俱疲,人生瞬間跌入黑暗。
機緣下,蔣瑞琴接受同學的建議,接觸太極門開始練功。
有研究指出,當人產生了負面情緒時,七成以上的人就會以攻擊自己的身體器官的方式消化這些情緒;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超過九成的疾病與情緒有關。蔣瑞琴也引用《黃帝內經》「怒傷肝、憂傷肺」,理解身心互為影響,改變脾氣是療癒的起點。
隨著持續練功,蔣瑞琴的身體逐漸恢復,也不需再服用藥物,精神也愈發飽滿。從原本沒有元氣,必須晚上九點準時上床休息,到後來重拾健康活力,下班後能開車到新竹攻讀研究所,再深夜返家,她的生命重新展開。
蔣瑞琴也投身公益,成為家暴中心的法律顧問與特殊教育基金會的董事。她觀察到,家庭暴力的加害者往往與家庭經驗、情緒控制、權力操控等息息相關。她呼籲在與人交往時,應觀察對方家庭互動,並強調「改脾氣」雖不易,但絕非不可能,只要有心、願意,就能改變。
蔣瑞琴坦言,從小脾氣火爆、容易生氣,進入太極門後,透過師父的教導「親」是看家人彼此的辛苦,她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事情,漸漸放下執念,變得更有耐性與包容。
此外,蔣瑞琴引用耶魯大學研究指出,快樂的來源,包括適當社交、規律運動、感謝他人與幫助別人。正當社交能提升幸福感,而幫助他人則能讓人們跳脫自我困境,獲得更深層的快樂。就像她在太極門練功與師兄姊交流,並跟隨太極門親善文化訪問團去世界弘揚「良心、愛與和平」理念,學習師父的身教、言教與不言之教,體悟到真正的幸福不在於物質富裕,而在於能夠面對困境、轉化生命、活出價值。
身為律師,曾經膽小的蔣瑞琴謹記師父教導「要勇於改變、自己鼓勵自己、只要是對的事,就放心大膽去做」。她學到太極陰陽平衡的智慧,為個案尋找希望,給予支持與力量,讓他們在困境中看見陽光。她舉例,曾經有個案的回饋「可以遇見有如俠女般的蔣律師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真的很幸運。
「環境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蔣瑞琴強調,優質環境與明師引導的重要性。她感謝太極門師父的引領,讓她在優質環境中,擁有健康、快樂、正向思考以及勇氣,走在正確的方向,迎向燦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