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壓力 醫師:「說出來」和「解決」是王道
2018-12-04
談起壓力,要回溯到450萬年前,地球表面第一次出現人類時。黃元惠說,那時人類的壓力來自生存,遇到老虎時,面對壓力就有兩個反應:戰鬥或逃跑,二者都需要很多氧氣,所以會心跳加快、呼吸加速、口乾舌燥、緊張、冒冷汗。這都是面臨壓力時的反應,來自於交感神經的活躍,會消耗很多能量。
他指出,很多壓力會產生在「跟我有關係」的時候,因此面對壓力時,只有自己能幫助自己;若發現無法幫助自己時,就要尋求協助,甚至求醫。研究壓力的專家學者都同意:面對壓力時,不管壓力大小,只要願意說出來,就已經解決一半了。反之,若將壓力憋在心裡,身體就容易開始出現各種疾病。
黃元惠說,人處在負面情緒時,老祖先的記憶就會被喚醒,如憂慮、焦慮、擔心、緊張等,若狀況是面對一隻老虎,是「急性壓力」。急性壓力的處理是非常明確快速的,結束後就虛脫,就像發完脾氣會很累,十分消耗能量。而長期的感受到家庭、夫妻、工作、考試壓力等,則是無形的慢性壓力。
長期持續處在慢性壓力下時,身體會產生非常複雜的反應。黃元惠認為最根本的方式還是要理性解決。他舉例,夫妻常因為小事吵架,這時就要選擇逃避,先離開現場;當冷靜下來後就要回歸自己內心,會發現其實自己壓力沒這麼大,要解決並不難,而再回去面對。黃元惠說,會有這個體會,是因為自己在太極門練功,「師父常提醒我,家人是最值得珍惜的,不只孝順不能等,也要對自己另一半好一點。」簡單而言,就是不要讓自己哺乳類腦中的杏仁核(情緒)掌控,應使用大腦皮質去理性思考,發揮了正面的力量之後,其實很多壓力都可以解決。
在醫院高壓環境下工作的黃元惠,也曾受關節炎病痛的困擾,也是因為在太極門練氣功而痊癒。現在他也持續用最自然的練氣功方式來養生,達到舒壓和身心平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