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如何培養孩子成熟人格特質 國小老師有妙招

    2021-07-09
 

曾綉絹老師在線上講座分享,如何培養孩子成熟的人格特質,在疫情生活陪伴孩子快樂成長,獲得熱烈迴響。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自5月18日全台各級學校開始實施在家線上學習,突如其來的轉變,讓家長們一陣手忙腳亂。線上遠距教學有諸多要適應之處,一家人24小時的朝夕相處,造成親子關係緊張,原來看不見的敵人──「病毒」已悄悄帶來疫情之外的問題。擔任國小訓育組長的曾綉絹老師日前於線上智慧講座中分享,如何培養孩子成熟的人格特質,在疫情生活陪伴孩子快樂成長。吸引許多爸爸媽媽上線聆聽,並獲得熱烈迴響。

  長時間的相處,產生空間、時間上的壓力,曾綉絹提到「轉念」的功夫十分重要,家長難得和孩子朝夕相處,反而是觀察、雕塑孩子成熟人格特質的最佳時機。她指出,成熟的人格特質包含:一、會承擔責任。二、懂得為他人著想。三、 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何培養承擔責任人格特質?曾綉絹認為家長要給孩子做決定、嘗試錯誤、承擔後果的空間。如果孩子忘記帶水壺、便當盒、學用品……不要幫孩子送去學校,讓孩子承擔事情的自然後果。這樣,他就不會丟三落四,會記得要整理好東西再出門。在疫情期間,曾綉絹建議,可以召開家庭會議,訂定完成家事、課業、運動等作息時間表,也可以訂定獎勵制度跟罰則,跟孩子溝通:愈自律,就保有更多支配時間的權利。

  如何培養為他人著想的人格特質?曾綉絹建議,從做家事開始,讓孩子分擔家事,讓家事成為全家人的責任,即便孩子表示課業繁重,也應該做好時間安排,完成份內事。讓孩子做家事不是吃苦,是培養生活自理的能力。曾綉絹表示,在太極門練功多年,她的師父洪道子博士告訴弟子:「親」這個字就是看得見彼此的辛苦。她說,可藉由邀請孩子一起玩烹飪、玩烘焙,參與備料、製作和收拾善後,自己孩子體會過了,就有一顆柔軟的心。

  此外,曾綉絹也分享兩則訊息:一、研究統計2030年高達85%的工作現在根本不存在。二、《親子天下》五月份問卷調查,有半數的孩子缺乏自信,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常害怕失敗。這兩則訊息顯示孩子必須具備信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面對未來的挑戰。曾綉絹表示,父母擔心孩子在人生路上跌跌撞撞,所以凡事代勞,但是,孩子沒有嘗試錯誤的機會,就不會成長。曾綉絹建議:父母要忍住「代勞」的情緒,讓孩子自己動手做。嘗試過,有了成功的經驗,就會產生自信,累積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居家防疫期間,相處時間長,線上課程遭遇的問題,可以陪伴孩子找到解決的方法,不用急著幫他打電話給老師。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輔相成。疫情未歇,居家防疫,正是家庭教育發揮最大功效的時候,曾綉絹希望讓教育成為改變世界最厲害的武器。

相關文章
牙醫師陳玉侑分享「脫離一望無牙(涯)的苦海」

太極門新竹道館於2025年8月30日舉辦一場健康講座,特別邀請...

常保身心健康的關鍵密碼

【記者韓森/台北報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僅是不生病,而是活得身...

全人教育貴在實踐 11歲妍庭的多倫多紀行

【記者何嬡/台北報導】今年11歲的妍庭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在沒有...

助人助己最快樂

【記者葉 芳/桃園報導】忙碌的工作、快速的生活步調,是否壓得你...

太極門親訪團全球第114國良心文化之旅

太極門親善文化訪問團2025年良心文化世界之旅,4月踏上第11...

頂大理工科大學生楷育的汶萊愛與和平之旅

【記者李宣慈/汶萊報導】
太極門親善文化訪問團數十年來走...

健康養生健康養生
財富贏家財富贏家
智慧人生智慧人生
快樂職場快樂職場
幸福關係幸福關係
熱門索引

健康 財富 智慧  快樂 幸福
婚姻 親子 家庭  職場 公益
文化 養生 藝術  命運 工作
脾氣 運氣 義工  成功 環保
人權 科技 老師  醫生 神氣
空姐 夫妻 婆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