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與您分享「元氣人生、幸福滿分」
2023-06-16
沈睦森表示,生命沒有回頭路,我們無法掌握生命的長度,但可以選擇人生中要看的風景。提醒自己要多笑、保持正向思考,記得要感恩自己每天醒來還能呼吸,健康更是無價,然而健康的條件包含正確飲食、最低毒素、起居正常、適度運動、情緒愉悅,控制慾望。有所謂病從口入,經絡運行從肺、大腸、胃、脾、心、小腸,下午3點以後是關鍵,不走腸胃,越晚吃問題越多,研究發現血糖不穩定原因在於太晚還在吃。適度調整生活作息,遠離不正常習性,
沈睦森提到,養生不是改變你的生活,而是防止美好的生活被改變。所謂「氣血足百病除」,氣血只要足夠,百病就消除。「養生之道」、預防勝於治療法則::「起居有常、飲食有節、已病防變、未病先防」;他表示,青春就像衛生紙,看起來很多,用著用著就沒了,呼籲大家要提醒自己把身體、生活品質顧好。歲月不饒人,隨著時間逝去,漸漸地老化,但只要心境改變,即使種種退化,隨時更新學習,唱唱跳跳,也能活出老頑童的彩色人生。
孟子有云:「養心莫善於寡慾。」意思是修養心性最好的方法莫過於減少慾望。沈睦森表示,人往往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小時候慾望低,所以快樂很簡單。笑跟歡喜會產生血清素,是專治憂鬱的良方,臉部的笑容有治病效果,所以他把「百善笑為先」掛在診間,提醒自己跟患者,隨時要「笑」。孫思邈《千金要方》也提到,養生在於德行,德行兼備,雖不吃藥,也可以長壽,德行不足,雖玉液金丹,也不能延壽。他補充說,德行包含內心世界及良心,所以心性改變,對健康才有幫助。
沈睦森指出,世界衛生組織統計,90%的疾病都與情緒有關,包含委屈、糾結、憤怒、憂鬱、壓抑、焦慮、恐懼等等,所以當他入門練功,師父要他第一件事就是改脾氣,爾後,練氣改變了健康,微笑改變了關係,學習改變了能力,良心改變了人品,轉念改變了心情,修行改變了命運。因此他建議:不妨鍛鍊自己,情緒不受波動,才能保持身心健康與平衡,當內心世界跟親情、友情、愛情產生糾結卡關時,能運用智慧去化解,讓自己的人生更美好。
人生中有太多的抉擇左右人們內心,世界每天都是一樣的,然而不同的是那顆心。疾病的產生到底是遺傳還是習性?沈睦森指出,老祖宗提到,以妄為常,人總是把不正常當做正常,其實人生要不斷修正錯誤的想法,隨時轉念,不斷學習跟別人交流,學好戒壞,把好的學起來,改掉不良的習慣,命運就會不一樣。